《热 土》 ——记福建省南平市首届“十大投资风云人物”、欧浦登光学集团董事长卢璋林峥嵘 书于2012年 卢璋工作之余就上夜校,他的勤奋好学博得同时插队,后相继返城,被分配到福州旅社当服务员的晓余认同。她的父亲是福建农科院畜牧专家,一位典型的知识分子。她上班报到的第一天,也在她父亲的要求之下参加一所英语夜校的培训班学习。俩人相识、相知之后开始相互交往。 勇敢“出”国门自费留学勤奋好学赢取芳心 24岁的卢璋,打心眼里喜欢晓余。福州旅社照相馆当时将拍摄她的大幅个人艺术照挂在相馆的展示橱窗里,卢璋每次经过福州旅社看到艺术照时心里就怦怦然,“她就像天山上的雪莲,美丽清纯耐严寒。”工作之余,俩人同上夜校,卢璋总是专程接送;没上夜校的夜晚就相约去看电影……卢璋认定,她就是他的人生另一半,勇敢地展开爱情攻势。 以当时的工作单位和环境,晓余找一个干部不成问题。同事们总觉得纳闷,她怎么会看中一个工人身份的卢璋。她对此总是抱以委婉的微笑,小伙子勤劳肯干、踏实上进、忠厚老实,她认定卢璋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而卢璋,逢年过节在她的帮助下总不忘以“职务之便”,孝敬未来岳父母大人自己单位分发的新鲜带鱼等各种水产“年货”,终于博得两位老人的首肯。有情人终成眷属!1981年5月,俩位年轻人喜结连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随着福建省在1979年率先启动改革开发的步伐,省内各行各业急需各类外语人才,俩位年轻人的外语有了“用武”之地,晓余被调至外贸免税的福州友谊商店当服务员,而卢璋则考入福建华福公司委培的华福外语培训班,毕业后被留在福建省华福公司担任业务员兼日语翻译。 停薪留职赴日留学 由工人到干部,卢璋用实践证明当初晓余的正确诀择。到了新单位,他越发努力地工作,很快成长为一名能熟练掌握运用日语的销售行家。当时正逢中日清水笋贸易旺盛,他适时提出创办加工厂做大清水笋贸易的主张得到华福公司的肯定,由他选点筹办清水笋加工厂。有着在顺昌八年插队经历的他,首先选择鹰厦铁路沿线的顺昌县大干镇富文村设点建厂,出任笋厂销售主管。他将日方清水笋的加工技术、品质等要求翻译成中文教给中方生产技术人员,深刻体会到日本人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为确保发货品质,他时常驻点笋厂监督产品质量,使华福公司的清水笋外贸出口生意日益红火。(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