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 昌 之 顺 张建光 著 顺昌介居万山,同时又众水辐傣。有多少山就有多少水。水是顺昌最大的美色,也是最大的亮色。县志云:“闽多佳山水,而顺当汀、邵之水汇流。”富屯溪、金溪在城关汇合,形成了富金湖。湖水诗意般环绕城关,形成S形状,有如太极图那条阴阳线,县城就像其中的鱼眼。又如一条蜿蜒起伏的长龙,县城又像那耀眼的龙珠。湖拥县城,城映湖中,山水城浑然一体,音诗画美不胜收。“湖光山色岸线美,万间掩映翠微间。”于是主政者按照专家们的意见,提出打造岸线风光顺昌城的主张。 梭罗说过:“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们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一县有水且居住有湖,不能不说是天赐这方百姓之福。有多少情感可以与之诉说,有多少想象凭此发挥:你可以把它看着平的,风清月白,平和如镜。正衣冠,照镜子,检点平生,直穷自己灵魂深处。你可以把它看着圆的,点点滴滴,圆融通达。圆拥有无数个点,意味着再多的困d难都有解决的办法,一切皆有可能。你可以把它看得很高,日月星辰出没其中,雾需祥云游荡其间,岁月有形地流淌,风景无边地展开。你也可以把它看得很低,低眉顺眼,随物赋形,不求上达显赫,只要润物无声。 古往今来,富金湖录下几多圣贤幽思感叹:朱熹观湖喜不知返,“烟波方渺然,坐此溪上阁”;廖刚白日兴致未尽,夜半还起身,“清夜鸣榔何处曲,冷光平泛玉帘钩”;姚宝别具一格深夜听湖,“四时湍练穿三峡,半夜蛮雷振万2家”;廖德明则由此湖联想到心仪的彼湖,“春到偏临春草渡,梦中尤记白隐湖”;黄立却从湖里拎出诗画,“屋讶漂波面,舟看过树巅”;曾启观湖兴起,竟然“料得嘱龙睡稳,好探额下明珠”,与李白水中捞月如出一辙。 ——摘自《武夷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