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飞线远,源头活水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深入闽北调研,足迹踏遍了闽北的山山水水。在他任福建省省长期间,福建电力“双满意”工程连续两年列入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他对南平的一句句殷切的嘱托,都化作闽北人坚持绿色发展的岿然坐标,也化作国网南平电力人践行“双满意”的动力源泉,激励着国网南平电力人20年间奋力续写“双满意”的时代篇章。 为“福建粮仓”注入澎湃电能 浦城是粮食生产大县,素有“福建粮仓”之称。在浦城县万安乡村头村,种粮20年的杨汉松亲历了电力人的一路护航。 2005年,杨汉松想把稻谷卖给碾米厂老板李水兴时,却犯了难。由于自家粮食产量大,如何把这些稻谷晒干再出售,成了看老天“脸色”的难事。 “上电烘干生产线。”李水兴建议。于是,他和杨汉松找到了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 一个月后,李水兴高兴地告诉杨汉松:“电力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审批手续一路绿灯,还帮助安装630千伏安的变压器,烘干线很快可以投产,以后我收粮、你卖粮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有了这个范例,当年一大批粮食加工厂和烘干线如雨后春笋般在浦城各个村镇涌现。2001至2011年的十年间,浦城粮食生产大发展,带动了大批加工企业,也带来了浦城乡村电网同步改造发展的新高潮。 如今,李水兴在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的护航下,已“鸟枪换炮”。2014年,李水兴投资上千万元,办起了占地近百亩的“美丹大米加工厂”,生产品牌大米。在近一年的工厂建设中,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派出保电党员服务队的专业骨干,为他科学规划用电,开辟绿色通道,高效迁移和新装变压器,使公司提前三个月投产。 20年来,国网浦城供电公司共投资15亿元,新建变电站13座,形成以220千伏丹桂变为中心的环状放射强大电网,年售电10亿千瓦时,为“福建粮仓”注入了澎湃电能。 电力引擎“点亮”美好生活 弘扬“廖俊波精神”,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助力政和县脱贫奔小康,国网政和供电公司初心于怀、使命在肩。 7年前,政和县石圳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垃圾村。如今,石圳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联合国“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村党支部书记袁云机说,是廖俊波书记与政和县电力人,为石圳装上了电力引擎,点靓了石圳的旅游夜景,带来了石圳的美好生活。 当年,廖俊波同志指点袁云机:“要是能绿起来、活起来、游起来,石圳古村就能创造财富。”2015年,在廖俊波同志的协调下,袁云机找到了时任政和县供电公司总经理肖春华。了解情况后,肖春华马上为村里申请了农网改造项目,对石圳村进行缆化工程改造,村里26根高低压电杆全部拆除,一大批供电设备和设施投入使用,总投入123万余元。 三个月的改造结束后,石圳经济发展的电力引擎动起来了。2016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石圳村的白茶产业在电力制茶的助力下,产量大幅度提高,中国白茶小镇声名远播;石圳的夜晚也不再寂寞,夜经济带动了十多家特色小店营业、60多位村民就业,带动村民增收160多万元。 无工不富。2012年底,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廖俊波同志提出:政和县供电公司要在园区开发、项目入驻上,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持。2013年4月,省、市、县电力公司专业人员与廖俊波同志一起实地踏勘,对政和35千伏石屯变增容、110千伏鹤岭变、政和220千伏同心变开展选址调研。 2014年,工业园区用电条件大幅改善,大批企业开始入驻。2019年,总投资近2.5亿元的220千伏同心输变电工程竣工,结束了政和县无22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历史,可为新开通的衢宁铁路及政和县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供电保障。 茶产业的“触网嬗变” “十四五”开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 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同科技特派员、茶农亲切交流,叮嘱大家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如何在传统茶产业发展基础上,熔铸出新的“三茶”智慧结晶?国网南平电力人借力物联网带来的工业4.0理念,努力探索一条助力武夷山茶产业的“触网嬗变”之路。 “智慧做青系统”,助力茶企降本增效。兴田镇南岸村景行茶厂作为首家安装“智慧做青系统”的茶企,通过安装12台做青程控设备,实现了24台摇青桶的联动控制。作为一套远程控制、全流程检测、多数据感知的整体解决方案,大幅提高了做青工艺效率,人工成本最高可降60%,劳动强度则降低了一大半。 引入智慧电焙茶,让制茶更加智慧。武夷山市供电公司与星村镇政府、皇龙袍茶叶有限公司签订《智慧电焙茶技术示范项目意向三方协议书》,试点新式电焙茶技术。该技术应用新集成式近红外热辐射发射器,通过三维360°翻动,突破武夷岩茶烘焙一维平面翻动技术限制。不仅如此,采用新式电焙茶技术,还能全程采集通氧量、翻茶维度等大数据,为制作好茶探寻科学规律。 一批批智能化保电、供电设备投入使用,一个个智能化的高效服务的解决方案,为武夷山“三茶”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选项,也给予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据统计,自实施电力“双满意”工程以来,国网武夷山供电公司已累计投资5.8亿元用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先后对星村镇、武夷街道等9个制茶重点乡镇(街道)的68个重点台区低电压进行整治,新增安装变压器76台,扩容2.8万多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10.2公里,0.4千伏线路38公里,保障了5000多家茶企制茶的用电需求。 四通八达的电网,宛如一根根血脉,为闽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立足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南平电力将续写“双满意”新篇章,为闽北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更优服务、更强保障、更足动能。(郑金富 李娟 陈书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