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续高温天气如同一个大蒸笼,蒸干了顺昌县郑坊镇峰岭村村民平时的饮用水源,村第一书记杨志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跑到缺水最为严重的坑口新村与村两委一起寻找新水源,千方百计协调、调度好现存极少的竹林水池积水,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了全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不等不靠忙自救,众志成城抗旱灾热情。 寻找新的水源,成为当地群众最迫切的“渴望”。7月19日,当地群众在旧水源外1700米远处找到一处新水源。新水源点找到后,他们又马上着手联系水管等施工需要的材料,力求尽早通过修建小蓄水池的方式,将山涧水用橡皮管聚集到小蓄水池里,再引入到老蓄水池,对水源进行补充。 该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为此,村两委自筹资金近万元,组织人员义务投工投劳在山林里开掘新水源。 “这次旱情,从一个侧面增加了我们村的凝聚力。”杨书记说,部分村民是特意请了假或是放下手头的农活来抗旱的,但大家都没有一丝牢骚和怨言。“村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村干部们为了找到可靠的新水源都快跑断腿了,我出这么点力不算什么。”综治协管员肖周明说道。 杨书记告诉笔者,下一步,他们将加强自来水管道维护,保证村民用水需求。同时,多开展一些宣传工作,让村民们都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戴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