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弼路航拍 (李鹏磊 摄) 穿越顺昌县城区北隅顺昌新城的一条城市干道——良弼路,串联起教育、居住两大功能区,成为解码顺昌城市发展的重要坐标。为表达对历史文化名人余良弼的纪念,也暗含着“忠贤辅弼”的美好期许,2021年12月顺昌将该条道路命名为“良弼路”,让这位朱熹故友、宋代名臣、博学明经的历史名人余良弼,化作激励后世传承人文精神的文化路标,在现代城市肌理中续写“以文化城”的新篇章。 余良弼,字岩起,号龙山,顺昌县人。宋建炎二年(1128)中进士,任枢密院计议官,后出任漳、泉二州(今福建省属)通判,本地人尊称其“余经略”。 绍兴三年(1133),金兵勾结交趾(今越南)一带溪峒首领侵扰边疆。他们伪造公文,企图使奸细蒙混进关。边区官员发现公文中所盖的“广西漕台”印章是假的,即报广西道(州以上行政机构)。道官认为余良弼处事果断,就调他任广西漕台(管漕运的官),前往处理此事。良弼赶到边区,及时查获混入军中的奸细,处以刑罚,加强了边区防卫,使蛮寇不敢入侵。后升任静江知府,经略广西(边州安抚使)。清光绪《顺昌县志·人物》有载:余良弼在任励精图治,“减鬻爵、禁贩奴、抚诸峒、歼群盗,治效尤著”。由于办事廉明,抵制行贿,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余良弼深得当地群众拥戴,后调任直秘阁。余良弼一生勤学,聚书万卷,读后还写有序言,以教导子孙,著有《龙山文集》。 二十年前,良弼路所处的位置是一条狭窄的砂石路,两侧分布着零星的农田和房屋。随着“南移东扩,再建一个顺昌城”战略推进,2015年,顺昌新城建设拉开大幕,良弼路迎来蜕变契机。良弼路也是在这时将其进行拓宽建设,雨污分流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和景观绿化带的建设,使其成为城市干道的典范。 现如今,在良弼路沿线,教育资源星罗棋布,县直机关幼儿园良山园区的童声与顺昌一中新校区的书声遥相呼应。人居图景日新月异,周边小区鳞次栉比,社区公园的绿荫、生鲜超市的烟火气、医疗服务站的便捷,共同织就“15分钟生活圈”的幸福图景。 在顺昌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良弼路或许只是一个微小注脚。但正是这样的道路,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未来,见证着从“交通动脉”到“生活秀场”的华丽转身。当暮色降临,华灯初上,良弼路宛如一条流动的光带,继续书写着这座山城的发展传奇。(廖敏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