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元宵】寻年味——顺昌乡村民俗“板灯节”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县文化馆 | 作者: | 时间:2023-01-30

1月28日是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七,顺昌县大历镇的田后村举办了“板灯节”民俗活动。村内,爆竹声声震天响,焰火冲天夜光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由村民自制的“板灯”组成的长龙在黑夜中舞动着……夜色中,变化万千的“板灯龙”显得异常壮观,吸引了附近的群众纷纷前来观赏体验。

巡游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不少人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录像,记录美好瞬间。现场群众纷纷表示,活动喜庆、热闹,充满年味。

“板灯龙”气势恢宏,由40多条板凳头尾衔接而成,最长可达3000多米,一般是16岁以上年轻人参与。田后村的“板灯龙”至今已流传百年,相传田后村是蜈蚣山,下坑村是蛇山,因蜈蚣斗不过蛇,田后村各家分别制作板灯,组成“板灯龙”在村内巡游。夜晚的“板灯”看起来像蜈蚣,以蜈蚣形态来镇蛇。“板灯龙”巡游一般从村里福庆堂开始,下至下坑分界、上至前洋分界绕一圈,而后在村庄每家每户接板灯,每家每户鞭炮齐鸣、烟花齐放,迎接“板灯龙”。迎板灯的含义就是驱邪气、保平安、添丁添财、事业兴旺(灯和丁是本地方言同音字),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春节期间,热闹的传统民俗活动,是传承、弘扬民俗的极好契机,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的舞台。民俗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年味,让乡亲们感受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民俗文化感兴趣,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增进邻里团结、促进乡风文明。(徐华山 潘琳 黄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