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名小吃“豆腐丸”

来源:闽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18-07-05

浦城豆腐丸,享誉八闽内外,不仅是南浦馔食文化中的一张名片;还是千百年来小城人的一道名吃。

一碗豆腐丸,盛满儿时童话般的时光。儿时吃的豆腐丸,多是扁食担送到家门口,每当午前或傍晚,只要食担挑到横街头,住在凤池社对面井台傍的老宅准能听到担上敲扁担的“嗒、嗒”声,那是走街过巷的卖丸师傅发出的呼唤,似乎在告诉一条街的人:“豆腐丸来了,又鲜又香喽!”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我的肚子里就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往上爬,喉咙痒痒的直流口水,推着娘亲的腰,从后厅往前厅走。娘亲让卖担的舀了一碗,我在家门就一粒接一粒送进嘴,连汤也喝了个精光,究竟一碗有几粒丸子也没数,两只眼晴直盯着担头沙锅,看别家孩子牵大人前来买。每次吃后,娘亲问我什么味,我说不出,只是连连点头说好吃。

据有关志书载,浦城豆腐丸起源于汉朝,与豆腐的起源接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读《天禄识余》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刘安”。当年刘邦之孙淮南王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在安徽寿县八公山以黄豆、盐卤等物炼丹,无意中炼出了白如纯玉,细若凝脂的豆腐,名为“黎祁”,也称“犁祁”。宋代陆游《山庖》诗句中“施压犁祁软胜酥”,苏东坡诗说“煮豆为乳脂为酥”,即是后来的豆腐,但明代文人孙大雅认为腐名不雅太俗,曾改为菽乳 ,特赋诗一首:“戌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结果其名被人遗忘,诗倒流传至今。

浦城史称“小苏州”,富庶一方,人们以食为天,食不厌精,讲究养生,自然推动饮食文化发展。传说浦城市井中有家豆腐坊,站台的老板女儿长得白嫩玉洁,人称“豆腐西施”。一次春夏有一箱豆腐被伙计不小心压烂,眼看卖不出去,只好自家留吃。聪明的她干脆把豆腐入盆搅烂,汤汁烧开后,一勺一勺放入,滚水浮起一粒粒白丸……最初的豆腐丸便问世,后来经过创新,便有今天的小吃模样。

是乡情的回忆,还是乡味难忘?多少年来,外地工作的我每次归乡,人未出发,电话先告:“回家要吃豆腐丸!”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回乡的我,走在闹市前,步添灯下,远远看到的点点灯火处,一定是小吃摊!随着微微晚风飘来的香味,不是扁食就是豆腐丸了,吃宵夜的人三五成群,坐地为厅,星月明照,是那样的惬意舒达、那样的陶情浪漫。

豆腐丸的专卖店也有,在五一三路,浦城县政府斜对面的一家小吃,那是一家代代相传的老店。我常光顾,一边品尝,一边欣赏制作。只见豆腐丸的技艺传人——年近七十的张师傅,将购进来的软硬适中的豆腐放置于陶钵内白铜制成的长筷子中,并加入适当精盐,捣烂成酱。精选猪瘦肉,稍晾干,切成肉丁,以作丸中馅。锅内汤汁用猪蹄、猪骨、墨鱼干等,预先经文火熬好。然后,张老将肉丁轻搁入陶钵内的豆腐酱上一角,左手端稳面粉碗,右手用匙舀肉丁,一粒一粒地放在碗中面粉上,有节奏地旋晃,对肉粒裹粉,摇滚成丸,一一投入锅内烹。不一会儿,豆腐丸浮上水面,热气蒸腾,香味四溢,即可用漏勺捞上起锅。每大碗二十粒,小碗十粒,在原汤中撒上葱花、味精、麻油、鲜辣粉等调味品,便可食之。豆腐丸形似橄榄,嫩滑娇美,色白如雪,汤汁五味调和,一匙一粒,连汤进口,细嚼慢吞,可谓色、香、味俱全。一碗豆腐丸,客人一边品用,一边观街景,成了小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画、一幕丰富动人的文化综艺。

2008年浦城豆腐丸被浦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着又被列入南平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美食豆腐丸,各地皆有,唯浦独韵。游子回乡来一碗豆腐丸,吃的是故土的回忆;外地人青睐这道风味,吃的是浦城肴馔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