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8日,大历镇田后村的千亩稻田里笑语盈盈、热闹非凡——“我在村里有块田”大历农耕文化游园会在此火热启幕。本次活动以“农耕传情·田园寻趣”为主题,不仅为游客呈现了一幅“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有得拍”的秋日田园画卷,更通过沉浸式体验,生动展示了大历镇优质耕地资源与“土地生态银行”机制的创新成果。
游园会的舞台直接搭建在稻田之中,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游客坐在稻浪间欣赏演出,享受别样的感官体验。除了音乐表演,“我在村里有块田”主题打卡区内,5米高的萌趣稻草人阵营格外引人注目,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其间,欢笑声与稻香一同弥漫田间。 田间竞赛环节则让游客真正“沉浸式”触摸农耕的温度。割稻比赛现场,参赛者挽起裤脚、踏入松软的泥田,手持镰刀与金黄的稻穗“较劲”。另一边的抓稻花鱼、摸田螺以及拔河比赛更添野趣:孩子们赤脚踩进水洼,追逐溜窜的稻花鱼,指尖触碰滑嫩的田螺;大人们也童心未泯,比速度、拼技巧,四溅的水花与阵阵欢呼仿佛掀翻了整片稻浪。
这场热闹的游园会背后,正是大历镇持续探索“土地生态银行”机制的生动实践。 更为重要的是,大历镇的优质耕地资源吸引了大批经营主体入驻,催生了农业加工企业等新业态。以往田后村以水稻、竹荪种植为主,但因竹荪轮作周期长,土地利用效率有限。如今,在“土地生态银行”的推动下,槟榔芋等高效作物被引入种植,不仅缩短了轮作周期,更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值。此次游园会正是希望通过鲜活场景,让更多农民和经营主体看到土地“活起来”的潜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吴艺红 朱城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