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4 泛海拾遗——神奇顺昌黄土地(下) (谢元清)
(接上文) 三 我以为,神奇黄土地是了解顺昌的一把钥匙——有了它,解读顺昌便容易许多:正是这一片独特的黄土地,孕育了顺昌茂盛的林木与优良的植被。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之冠,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更是中国唯一的杉木之乡和首批十大竹子之乡之一。在高阳乡——杉木的核心产区,自古流传着“砍不完的高阳杉”之美誉。林木茂盛,资源丰富,也吸引了上世纪60年代国家大规模的开发。当时,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3万多名工人汇聚顺昌,组建了13个国营伐木场,设立了仅存六载、被誉为“昙花一县”的建西林业县,并修筑了南方唯一一条总长142公里的森林小铁路。所采伐的木材,数量难以估量。顺昌的生态多样,黑熊、苏门羚、穿山甲等珍稀动物在此栖息;灵芝、何首乌、石斛等名贵药材遍布山野;红菇、香菇、银耳等山珍特产更是不可胜数。然而,这片黄土也带来挑战——土层厚而松软,雨水饱和后易引发山体滑坡。1998年的“6·22”洪灾、2010年的“6·18”洪灾,都让顺昌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顺昌黄土之神奇,不仅在于物产丰富,更在于其品质卓越。顺昌杉木气味芬芳,强度与韧性优于外地所产;毛竹硬度与密度更大,同样规格的竹地板,顺昌产的重约15%,因此竹制品备受市场推崇。黄泥笋也备受青睐,价格每斤高出外地五角以上;杨梅、枇杷、柑橘、葡萄等水果品质出众;就连鸡鸭鱼肉、泥鳅黄鳝等,味道也更为鲜美,常有人托亲友从顺昌捎往省城福州。甚至顺昌烟叶,也因其优质,多用于高档香烟生产。 举凡种种,足以说明顺昌黄土地之神奇了吧! 四 或许你已对顺昌这片黄土地感兴趣了!你要是去顺昌,除了旅游观光,体悟那里的风土人情和黄土地之神奇之外,我还要向你特别推荐一两样在外地难得一尝的黄土地特产。或许你会说是红菇、蜂蛹之类的山珍野味吧?其实不然,红菇固然味美滋补,但只要肯花钱,外地照例能吃得到;油炸蜂蛹虽然喷香营养,但同一纬度线的山区也一样有——我就曾在云南省城昆明农贸市场见到过锅盖般大小的野蜂巢,况且,新冠疫情过后,野生动物已不在食用之例…… 我要推荐的,是顺昌黄土地所孕育的——黄泥笋。 品尝顺昌的笋,务必选正宗的黄泥笋,主产自岚下、高阳等乡。其色泽鲜亮,笋壳红润如黄土,包裹紧实不易脱落,形态饱满,呈“弓”形。黄泥笋前期根须稀少,因深埋土中发育缓慢,肉质脆嫩鲜美。相比之下,黑壤所产之笋颜色暗淡,虫害多,形态如炮弹,纤维粗糙,麻味重,远不及黄泥笋。 吃黄泥笋最讲究新鲜,当天挖当天煮的黄泥笋味道才鲜美,隔夜就大为逊色了。冬笋的自然保质期可达几十天,别说在外地,即使在顺昌城关也难得吃到当天下山的黄泥笋,因此,要吃地道的黄泥笋就得到乡下去。 黄泥笋的煮法相当讲究,却又十分简单,农人有祖传煮笋秘笈:直接将带壳冬笋扔进灶堂,硬生生烧至半熟,再剥壳切片拌五花肉煸炒。条件不具备“生烧”时,将鲜笋切片置于烧红的干锅,硬生生炒熟,尔后再起油锅煸炒。高火生炒的笋清甜味鲜,有一股淡淡的竹青味,笋味十足,饭店、酒家的笋大多不是当天挖的,又因用量大,为烹制方便计,大多批量采购,一次性用清水煮熟贮于冰箱备用。水煮笋煸炒常常加淀粉勾芡,色泽晶莹剔透,看似略胜一筹,然味道寡淡,止有笋之肉身,没了笋之灵魂,与生炒笋相比大相径庭矣。 黄泥笋中,还有一种笋中极品,曰:白笋。白笋的生长条件十分严苛,为透气性好水分充足的深层松软黄泥土壤。白笋刚出土时笋尖毛绒绒黄灿灿的,煞是可爱,俗称“黄尾公”。白笋稀罕,农人偶得如获至宝,大多留着自食,市场偶见,多不见得十分的白的。白笋虽然稀少,但产笋时节到乡下还是不难遇见。白笋发汤清甜爽口,味道鲜得没法形容——起油锅把水煮沸,将白笋切片加少许清粉汁裹匀直接投入锅中即成。此煮法的诀窍在于一定要先把水烧沸再投笋,无需任何佐料。白笋还有另一煮法:将白笋切成三指见方的浑然大块,盛入瓦罐,搁点盐巴、酒糟拌均,用猛火清炖。清炖白笋清甜爽口,咬去咯崩脆,竹乡人用“水沥”来形容其水分足最为贴切了。 大道至简,简单的煮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笋的原味,过多过繁地应用烹饪技法,反类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反盖了笋之原味了。 你如果在挖笋的季节去顺昌能吃到正宗黄泥笋,那才算没白去。至于刚开榨经数月密封发酵的“酸笋”、做白笋干压笋时笋水流过榨板之处收集到的“笋酵”、以及产于原始森林的“松鸽”“莲花菇”之类的珍稀菌类,你恐怕听都没听过,这些美味只有偶遇才有此口福,其余风物、野味,你到顺昌自然就明白了。 顺昌就是这样一个以神奇黄土地为特色的小县。 黄土地是顺昌之特质、个性,是顺昌之根、之魂,顺昌因黄而绿,因绿而美、因美而荣,顺昌人的性格也像养育他的黄土地一样:淳朴厚重,至纯至美,默默产出,无私奉献。 怎么样,我这样介绍顺昌你还满意吧?我想,你至少对顺昌已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或许你已爱上顺昌,爱上这片神奇黄土地了,你要是去顺昌,保管你一定还会有更多神奇的发现呢!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