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游击队占领洋口后,仅驻扎三天便奉命开赴南平执行新任务。1949年5月21日,队伍浩浩荡荡向南平进发,途中解放了峡阳镇。部队抵达南平后,活跃在顺昌榜山一带的闽西北游击队也相继到达。各方欢聚一堂,共同听取报告、学习中央文件,处处洋溢着团结、战斗、胜利的气氛。 5月23日傍晚,由南平出发的解放军前哨部队抵达顺昌县城东门外。“维持会”组织群众前往迎接部队进城。前哨部队入城后,柴队长立即派遣部分战士前往后山堡,将临时负责城内治安的二十人武装带至维持会,并全部收缴其武器,当场宣布解除该武装。次日清晨,前哨部队离开顺昌,向邵武方向继续前进。 逃窜至元坑、谟武一带的顺昌县国民党军政人员得知解放军已离城、游击队也已撤出洋口镇后,自以为得计。5月27日下午,国民党县军事科长兼县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黄忠贞纠集逃窜人员及武装部队返回县城,并聚集逃往城外的土豪劣绅,共谋抵抗。 6月,南平军分区作出解放顺昌的决定。6月21日,原闽西北游击队员李万珍担任向导,由原顺昌岚下区工委书记、游击队长陈德魁率领游击队一百余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一三五团,在该团政委骈引丁和副团长黄幼衡指挥下,自南平出发,经沙县夏茂向顺昌挺进。国民党县长吴承昌闻讯丧胆,仓皇逃往将乐(后在镇反运动中被镇压)。黄忠贞带领部分自卫队再次退出县城,自西门逃往大干、埔上一带,企图负隅顽抗。 6月22日,解放军和游击队经夏茂、郑坊进至元坑时,遭遇地方恶霸势力土炮袭击。我军29人受伤,2人当场牺牲。因见对方多为受骗群众,部队未予直接还击,仅向天空发射三发迫击炮弹示警。时近傍晚,在妥善安排伤员救护后,四、五百名解放军和游击队员连夜向县城进发。 6月23日凌晨,部队抵达水南,完成对顺昌县城的包围。此时城内除少数国民党职员外,县警察局武装人员及县政府主要头目早已逃窜。见城内未有动静,解放军朝后门山碉堡发射数发迫击炮弹。城内维持会人员闻声后,立即派人至南门河边挥舞红纸旗并喊话:“请解放军停止炮击,我们立即派船接应部队过河。” 随后,解放军与游击队顺利进入县城。群众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夹道欢迎,纷纷送水献茶慰劳人民子弟兵。1949年6月23日,顺昌县宣告解放。 在党的领导下,战斗在顺昌境内的游击队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迎来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6月下旬,顺昌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暨文海任中共顺昌县委书记,陈维新任县长,李光耀任公安局局长,陈德魁任县大队大队长。8月上旬,又迎来一批南下干部。在顺昌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当牛做马的劳苦大众真正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新纪元。 (注,本文根据林志群、陈德魁等同志访问记录稿:顺昌县党史资料征集座谈会记录材料(1988年12月2日);吴仰之口述记录稿;罗传瑞撰文《顺昌解放概况》;中共大历公社委员会关于饶嗣春烈士调查报告(1978年3月21)等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