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媒体看顺昌| 视频新闻| 顺昌时空| 福建新闻| 国际国内| 理论学习| 大美顺昌| 辟谣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顺昌>理论>
    用“带头过紧日子”滋养民生沃土(思想纵横)
    2025-10-11 09:57:05 魏顺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党政机关坚持带头过紧日子,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党政机关要“坚持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这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基因。回溯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到改革开放后继续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再到新时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党始终将勤俭节约、力戒奢靡的优良传统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相结合,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历史表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从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对人民利益的深刻体认形成的制度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粒米虽小,照见文明修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并不是简单的“节衣缩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主动作为开辟改革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过紧日子”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各级党政机关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通过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的财政浪费现象,将节省的财政资金用于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等民生工程。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带头过紧日子”的观念强不强,不仅关乎党政机关的作风形象,更关乎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民生担当。在实践中,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地方政府严控“三公”经费,主动调减非必要开支,以党和政府的“紧”赋能民生领域的“宽”。这些生动实践表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减少的是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增加的是民生福祉的厚度;压缩的是非必要支出,拓展的是群众的幸福空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一个成功密码,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始终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民情怀,常修“正确政绩观”这门必修课,切实将“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升华为一种政治自觉、一种治理智慧,在宽进宽出上做“减法”,在从严从简上做“加法”,才能让“民生清单”更好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从而不断凝聚起亿万人民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09 版)


    更多》顺昌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将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更多》福建新闻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长乐纺织:蓄足动能再出发
    •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馆仪式
    更多》国际国内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进展顺利
    • 奥地利医生科格勒:中医在奥渐受欢迎
    • 汕汕高铁开通在即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4034344号-1)
    • 顺昌县委宣传部主办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顺昌县城中路50号
    • 邮政编码:353200 联系电话0599-8301185
    • 新顺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837260 举报邮箱:scxrmtzx2020@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00009
    • 新顺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210201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