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篇,那段始于1958年的山海约定,不仅造就了建西林区的辉煌,更深刻塑造了今日顺昌的发展底色。作为建西林业精神的传承者,顺昌正以“大圣祖地、世界杉都”的全新姿态,在闽北大地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时代篇章。2025年9月25日,顺昌将在上海举办《青山回响·中国建西——从保护到传承建西林业记忆影像展》,向上海市民展示这座闽北明珠的崭新面貌。 产业顺昌:资源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顺昌产业基础扎实、特色明显,是全国首个杉木之乡、我国杉木中心产区的核心区,杉木林106万亩,洋口国有林场是全国唯一"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顺昌国家木竹加工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国家林草局认定;是首批中国竹子之乡,有竹11属78种、竹林66万亩;是中国柑橘之乡,柑橘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量11万吨,远销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是食用菌之乡,食用菌年产量10万吨,探索形成菌草"三物"循环的顺昌经验;顺昌是老工业基地县,金山新材料产业园是全省八大氟材料专业园区之一,获评安全风险等级D级化工园区。 幸福顺昌:城乡融合共绘美好生活 顺昌依山傍水、城景相融,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森林县城和园林县城,连续三年在全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评价综合排名靠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活力街区、共享空间、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路网便捷畅通,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内国省道二级公路比例100%,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在60%以上;医疗水平显著提升,深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合作帮扶,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美丽顺昌:绿水青山造就生态典范 顺昌境内千山叠翠、万木峥嵘,森林覆盖率80.37%,林地249万亩,林木蓄积量1854万立方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森林生态银行"和"一元碳汇"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经验",森林生态银行及"碳汇+"创新项目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类别"年度大奖,竹林碳汇绿色金融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竹藤组织评选典型案例并获一等奖。 人文顺昌:千年底蕴涵养文化自信 顺昌为"八闽善地,文献之邦",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建县,是洛学、程朱理学入闽的"第一站",是宋代理学家杨时的祖居地,游酢、朱熹的讲学地,廖刚、余良弼、李默等爱国名臣的故乡,涌现出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女排奥运冠军侯玉珠、举重奥运冠军张国政等杰出人才。顺昌是革命老区县、原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时期是邵顺建、南顺瓯和闽西北主要游击区域。顺昌被誉为"大圣祖地",有祖地(顺昌)、祖山(宝山)、祖庙(双圣享堂)、祖身(圣祖峰)"四祖"之说,文化实物遗存多达120余处。大圣文化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百个"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从建西林业到生态新城,顺昌完成了一场精彩的绿色嬗变。这座与上海有着深厚渊源的闽北县城,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宾。 下一篇章,我们将带您走进顺昌的灵山秀水,领略"大圣祖地"的独特魅力,探寻那些值得专程到访的精彩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