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东方军攻占顺昌始末(三) (王黎鸿 陈玉玲) (接上文) 三、鏖战顺昌 为了制订攻打顺昌县城计划,彭德怀于8月27日亲临水南观察。经过观察,彭德怀认为,顺昌不仅墙厚沟深,而且附近二三十里内房屋极少,不易接近和挖掘爆破坑道。而且,顺昌守敌除了第五十六师第一六六旅第三三一团外,另有第五十六师教导队第三队、师属炮兵营一个排以及部分保卫团、常备队等协助防守。“根据以上情况,滕代远、彭德怀作了反复研究,认为攻城不是关键,消灭敌人才是主要目的。而且只有打垮其增援队,才有得城可能。于是采用‘围城打援’的方针,进一步部署‘攻城诱援’”这一方案得到朱德、周恩来的同意。 彭德怀、滕代远于8月30日在洋口发出《为迎击援敌夺取延平的命令》,以迎击敌援兵夺取延平为目的。延平守敌慌忙“电省乞援”。驻闽“绥靖”公署命第六十一师第一八三旅、第七十八师第二三二旅由漳平、永安北上救援延平,命补充师第二旅从古田、闽清紧急西进救援延平。东方军顺势而为,在延平夏道击溃敌第二旅第五团,在延平西芹镇芹山消灭敌第六十一师第一八三旅第六团,创造了我军仅一个团的兵力几乎全歼“十九路军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一个团的奇迹。 在诱援、打援的同时,彭德怀、滕代远指挥东方军加紧了攻击顺昌城的准备。在8月30日《为迎击援敌夺取延平的命令》中,要求“十九师担任围攻顺昌,并在九月四日前完成坑道,第五师之兵连归其指挥。”9月8日,负责攻城的十九师师长周建屏、代理政委吕振球在《十九师攻城计划及爆炸时部署的报告》中,详细报告了攻城各项准备工作:“攻城计划:西门坑道二个,东门坑道一个,到城角即坑成人字形,以期爆炸宽大,计需硝药西门二千二百斤,东门八百斤,爆炸点周密测量,必须一炸成功。”据东方军战士回忆,他们在城外1、2里处就开始挖坑道,用电筒照明,夜以继日地挖,一直挖到城墙底下。 9月13日拂晓,红十九师对顺昌城发起强攻。“用8个棺材炮,炸塌了西门城墙6米多。该师第五十五团第二营指战员,趁硝烟弥漫之际,冲入城中,突击至敌人第一道防线前。由于此处是一片狭长平地,加上部队冲过一座观音阁时,未搜索干净,突然从侧后遭到敌人的重机枪和手榴弹的袭击,退路被截断,后续部队受阻,冲在最前面的70多名指战员,在周围无地形地物可隐蔽的不利条件下,顽强与敌拼杀,击毙敌第二营营长和数十名敌兵,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与此同时,红五十七团也对东门城墙进行爆破,但因炸药爆炸地点离城墙根尚有四五米远,城墙未倒,无法攻入城里”。据称当时红军武器简陋,每个连只配一挺轻机枪,大多是步枪,没有手榴弹,迫击炮就更谈不上了,攻城的300多名战士全部牺牲。此后,红军虽继续全力围攻顺昌县城,甚至还调派时任红三军团兼东方军参谋长的邓萍亲率第四师第十团前来顺昌助战,但都没有攻克。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