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媒体看顺昌| 视频新闻| 顺昌时空| 福建新闻| 国际国内| 理论学习| 大美顺昌| 辟谣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顺昌>福建新闻>
    林下“红宝石”
    2025-08-18 09:25: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东南网8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雷露微 张煌鹏)

    14日清晨雨后,云雾缭绕在宁化县的青山之中。山间阔叶林下,朵朵伞盖暗红、菌褶均匀的野生红菇悄然破土。

    天刚蒙蒙亮,宁化县城郊镇都寮村杜家小组村民杜盛木和家人戴上草帽,蹬上胶鞋,挎起竹篮,踏上熟悉的山路,向自家天然野生红菇基地走去。

    “采红菇得赶早,清晨5点左右进山最好,日出前的菇子最鲜嫩。”杜盛木半蹲着,一手提稳竹篮,另一手拇指轻按菇盖,食指与中指小心夹住菇柄,稍一用力,一朵完整的红菇便采了下来。采罢,他细心捋下菇脚泥土,轻轻撒回原处。“这菇脚土可是宝贝,里面藏着菌丝,留在山里,来年才会长出更多红菇。”杜盛木说。

    野生红菇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仅能自然繁衍于山林中湿润高温的腐殖层,无法人工栽培。都寮村杜家小组作为水源保护地,天然阔叶林覆盖率高,加之适宜的昼夜温差、优质清冽的水源和深厚的腐殖土层,为红菇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提起这片山林,杜盛木的话匣子慢慢打开。这片近百亩、以栲树为主的阔叶林,是20年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他从村集体承包下来的,承包期长达48年。“那时候,不少乡亲觉得我傻。”杜盛木说,“阔叶林不能采伐利用,看着不像赚钱的营生,可我偏偏看中了这片林子的好生态。”

    林中的朵朵红菇,正是这份坚持带来的回报。“虽说当时每年只能采三五斤干菇,但我相信,只要护好林子,将来红菇肯定会多起来。”2013年,杜盛木几经周折拿到了崭新的林权证,像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一家人守护山林更加上心。

    山林日渐繁茂,杜盛木也逐渐掌握了林下红菇扩繁的门道。近年来,这片阔叶林回馈丰厚,野生红菇产量逐年攀升。“今年夏天雨水充沛,高温高湿的天气最适宜红菇生长,林子迎来了大丰收!”杜盛木笑容满面,“预计干菇产量能突破100斤,按每斤1500元算,收入能达到15万元左右。”得益于优良的品质,他家的干菇销路无忧,已有54斤干菇被预订一空。

    作为南方重点林区县,宁化县拥有森林面积273万亩。其中,以壳斗科树种为主、适宜红菇生长的林地约15万亩。近年来,宁化县将红菇产业作为林下特色经济重点培育。今年全县红菇干品产量预计可达2.4万斤,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更多》顺昌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将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更多》福建新闻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长乐纺织:蓄足动能再出发
    •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馆仪式
    更多》国际国内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进展顺利
    • 奥地利医生科格勒:中医在奥渐受欢迎
    • 汕汕高铁开通在即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4034344号-1)
    • 顺昌县委宣传部主办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顺昌县城中路50号
    • 邮政编码:353200 联系电话0599-8301185
    • 新顺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837260 举报邮箱:scxrmtzx2020@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新顺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210201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