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媒体看顺昌| 视频新闻| 顺昌时空| 福建新闻| 国际国内| 理论学习| 大美顺昌| 辟谣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顺昌>国内国际>
    “农地入市”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5-08-05 09:33:24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农地入市”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广西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观察

    盛夏时节,八桂大地骄阳似火。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北牙瑶族乡平里村,一个当地引资入驻的优质企业液化气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中。“原本是块利用效率很低的村集体土地,‘农地入市’后,村集体获得83万元收入,资金将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等。”北牙瑶族乡党委书记朱晓广对记者说。

    作为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推动城乡土地“同权同价”,农村集体土地更有“含金量”。2023年3月,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启动,广西在保留原有北流市试点的基础上,全区试点县(市、区)数量扩大到15个,“农地入市”改革全面加速。两年多来,广西各试点地区合计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7宗,成交面积580.48亩,成交价款1.04亿元,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超10亿元。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项改革举措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乡村发展的新大门,为广西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东风劲吹,改革全面起势

    “农地入市”改革之路由来已久。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从2015年在全国33个地区开启改革试点探索,到2019年修改土地管理法、2021年修订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再到2023年至2024年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深化试点,进一步扫除了“农地入市”的法律障碍,为改革纵深推进铺平道路。

    在本轮入市试点改革中,广西迅速行动,在全面探索中央文件明确的8个方面重要问题基础上,重点聚焦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涉及的利益平衡、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尊重农民入市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堵点难点痛点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形成多个相关专题研究成果。并指导15个试点地区创新制定以入市管理办法+规划许可管理、入市收益分配、入市交易细则、入市方案审查、集体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抵押融资、服务监管等政策制度,形成了“1+N”配套政策制度体系65项,让“农地入市”有规可依、有据可循。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保障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项目用地的有效途径,盘活了农村存量土地资源,显化了土地资产价值。”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试点改革成效较明显,去年广西两次受邀参加自然资源部片区重要问题专题研讨、全国入市试点工作收官总结座谈,并作经验交流发言,为全国提供了广西实践经验。南宁市宾阳县、玉林市北流市和柳州市鱼峰区、梧州市藤县分别入选自然资源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2023年度、2024年度典型案例。

    试点成果初显,乡村活力迸发

    “燃气储存和加工业务属危险品特种行业,选址要求远离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企业多次选址均不符合规定,一度面临项目无法落地的困境。”河池市宜州区振威液化气公司负责人邱其振说,正是通过入市途径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效解决了“圈外”不能通过土地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项目用地的问题。

    这一试点,对于项目所在地的村庄同样意义重大。据悉,北牙瑶族乡平里村牛怀屯这块村集体土地,多年来一直租给他人作为晒板厂用地,土地利用效率低,获得租金较少,目前在建的液化气项目预计年内完成竣工验收,每年税收可达50万元。不仅如此,试点期间,入市土地保障了广西全区37个乡村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提供就业岗位840多个、增加工资性收入1610万元;累计解决农村脱贫人口就业超100人,增加农村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130多万元。

    桂平市的“农地入市”成果同样亮眼。该市构建“两方案、一规定、一细则、两办法、五范本”的入市政策体系,推进农村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大力盘活“沉睡土地资产”,引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不动产抵押中心、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围绕政策解疑、抵押条件、贷款利率、抵押登记等进行全程保姆式指导服务。”桂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剑介绍,去年2月,桂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企业成功发放了一笔540万元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是广西深化入市试点工作以来第一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多地试点成效显著,为广西乡村发展带来新变化。在北流市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文旅项目在“农地入市”的助力下落地生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出让、出租、土地经营权入股、承包地流转等方式,为项目提供5200亩用地保障,打造集考古科研、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科普探险、攀岩探洞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宜游、宜闲、宜品、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加速形成,实现农民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直面现实挑战,探索破局之道

    尽管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但“农地入市”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记者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一些符合入市条件的土地缺乏合适的市场主体参与,导致交易遇冷。历史遗留问题依旧突出,如一些土地产权界定不清、建设用地缺少合法来源等,阻碍了土地顺利入市。此外,入市地块抵押融资难也制约着改革推进,商业银行对相关抵押贷款存在顾虑,金融供给不足,抵押登记流程不够完善,限制了土地资产的进一步盘活。

    为应对这些挑战,专业人士指出,广西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农地入市”项目。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要分类施策,通过创新处置方式,加快解决土地产权和手续问题。在金融方面,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完善贴息、风险补偿等配套措施,规范优化抵押登记流程,让农地资产真正“活”起来。

    如今广袤八桂大地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迈出坚实步伐,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和不断完善,必将释放出更大的制度红利,让“希望的田野”更具蓬勃发展活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阮蓓)

    更多》顺昌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将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更多》福建新闻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长乐纺织:蓄足动能再出发
    •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馆仪式
    更多》国际国内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进展顺利
    • 奥地利医生科格勒:中医在奥渐受欢迎
    • 汕汕高铁开通在即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4034344号-1)
    • 顺昌县委宣传部主办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顺昌县城中路50号
    • 邮政编码:353200 联系电话0599-8301185
    • 新顺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837260 举报邮箱:scxrmtzx2020@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新顺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210201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