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媒体看顺昌| 视频新闻| 顺昌时空| 福建新闻| 国际国内| 理论学习| 大美顺昌| 辟谣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顺昌>顺昌新闻>
    话说顺昌丨古代元坑的书院文化(中)
    2025-07-21 15:30:47  来源:《话说顺昌》第一卷  责任编辑:王俊杰  

    古代元坑的书院文化(中)

    (余钟纯)

    (接上文)

    三、书院文化使元坑成为理学播迁之地

    因元坑书院文化发达,吸引了众多理学名家学者前来游学、传道、授业。理学的理念深入元坑的众多书院、书斋,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书院文化水平,从而培养出众多著名理学人才。这些人才在各地任职时,又将理学传播开来。

    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是吴君仪的挚友,也是藏春峡书院的常客。作为将乐人,他返乡必经元坑的谟武,并常在此讲学。元坑人廖刚拜其为师。廖刚于崇宁五年(1106年)中进士,后成为两宋重臣,官至工部尚书,将理学传入中央各部。廖刚的侄儿廖天觉(字仲先)亦是杨时学生,于绍圣四年(1097年)中进士,曾任余姚知县和古田县令,为官贤能。在余姚任职时,杨时恰在会稽,常对人称赞:“仲先真古君子。”廖天觉则将理学传至江淮。杨时到谟武讲学,常与其同学、理学家游酢同行。他们欣赏谟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风兴盛,故其子孙陆续迁居谟武,并在此兴办学府。至今,谟武仍保留着游酢子孙聚居的“游酢弄”及其所建游氏学府遗迹,使谟武成为理学名村。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在谟武创办“晦翁书斋”,对元坑学子进行理学普及教育;又在苍山寺创办“苍山书院”,进行理学深造教育,并与各地前来游学的学者研讨理学理论。时年28岁的朱熹在此讲学,18岁的元坑学者廖德明拜入其门下。朱熹弟子众多,名人辈出,但其门生中唯有两人被他视为老友而非学生,一位是建阳的蔡元定,另一位便是廖德明。廖德明对朱熹极为敬重,拜师后将表字“思诚”改为“子晦”(意为晦翁弟子)。他于乾道四年(1168年)中举,次年(1169年)中进士。乾道九年(1173年)担任宋光宗的经筵讲官,绍熙二年(1191年)担任宋宁宗的经筵讲官,将理学思想传入帝王心中。廖德明开禧元年(1205年),他被授封武威王。作为朱熹最得意的门生和苍山书院最成功的学子,廖德明是书院培育出的杰出代表。

    苍山书院培育的另一颗耀眼“明星”是廖天佑。廖天佑(1154-1211),字兰轩,是廖刚的五世孙,亦为朱熹学生。他于宋乾道八年(1172年)19岁时中进士。因年轻、俊朗且才华出众,被宋孝宗招为驸马,任抚州驸马都尉。他将理学传播至“吴头楚尾”的江西。

    演山书院和苍山书院在宋代共培养出59名进士、16名举人。古代学而优则仕,他们皆入仕为官。此外,还有不少虽未中进士或举人,但品行、才学、能力俱佳的学子。依据宋代规制,此类人才可由地方官推荐,经有司特奏,朝廷特授官职。由此途径入仕的书院学子亦有50余人。这些深受理学家真传的学子分赴全国各地为官,将理学播向四方。因此,书院文化使元坑成为理学播迁之地。2012年10月6日,《海峡卫视》即以“元坑是理学播迁之地”为题,播出了长达半小时的元坑理学文化专题节目。


    更多》顺昌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将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更多》福建新闻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长乐纺织:蓄足动能再出发
    •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馆仪式
    更多》国际国内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进展顺利
    • 奥地利医生科格勒:中医在奥渐受欢迎
    • 汕汕高铁开通在即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4034344号-1)
    • 顺昌县委宣传部主办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顺昌县城中路50号
    • 邮政编码:353200 联系电话0599-8301185
    • 新顺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837260 举报邮箱:scxrmtzx2020@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新顺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210201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