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顺昌建县时间暨县名浅识 (王益民) (接上文) 二、关于顺昌县名 有学者认为“顺昌”名称的来由,有两种说法:一是《大清一统志》 延平府山川:顺阳溪“在顺昌县西北顺阳乡,县以此名”。《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顺昌县:顺阳溪“在县西北六十里顺阳乡,县以此名”。二是明嘉靖《延平府志》“南唐始置县,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以上说法,较好地解释了“顺”字的由来。何氏《闽书》“南唐以永昌场置”“保大六年,置顺昌县于建州永昌场”。顺昌县志艺文卷中已有多首以“永昌”代指顺昌地名的诗词,如:《永昌行署怀古》(明,黄昭) 《抵永昌杂咏》(清,邑令陈瑛)《永昌见雪》(陈瑛)《永昌道上口占》 (清,观察使来谦鸣)。以上可以从侧面反映顺昌在建县前曾命名为“永昌场”或别称“永昌场”。后唐长兴四年升永顺场为顺昌县时,各取 “永顺场”“永昌场”一字而命名“顺昌”,类似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从“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设“福建经略使”,“福建”名由此始之意。 上述说法可作为一家之言参考。但笔者查阅了明代何乔远所著之《闽书》,所载顺昌县条目无永昌场表述。且何氏及其上述所列举诗文作者都是明清时期人,不排除顺昌建县后可能民间有过永昌之称,但他们毕竟离建县之初久远,不宜作为五代时期建县之始就存在的地名来推断。笔者认为永顺场的顺场两字与顺昌两字谐音,读音相近,很容易令人过渡到顺昌这个词。加上龙启元年,新帝王延钧新建立并命名顺昌县,也有期望闽地顺达昌盛、江山永固的愿景之意。而旧志上的“以其初顺服”这个说法来命名顺昌,我觉得不大行得通。因为在公元909年建立闽国到龙启元年,也就是公元933年,顺昌在建县之前,已经是服属闽国建州24年的永顺场了,不存在建县之初始服与不服的背景。就像现在由乡变成镇,由县升市一样,乡下变县城,大家都是高兴的,只是由小变大,无须顺不顺服。因为这个地方及民众升县之前本身就已经是服属闽国统治多年的领地和子民。“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是后代编志者以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主观臆断的强加。即使当年的统治者内心再希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不至于愚蠢到赤裸裸的把它表现在地名上长久地任世人评说。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从同样也是龙启元年改名建立的感德场升宁德县、归德场升德化县等名称上,也能读出当年的闽国新帝王延钧希望江山安宁永固和以德兴国的愿景和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