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干镇积极探索并成功实施了“跨村联建”发展模式,通过成立宝山联村振兴党委,有效破解了乡村发展中的“空心村”、资源“碎片化”、产业“小散弱”、治理“杂乱难”等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干镇位于山区,近年来受自然条件、教育资源、就业发展等因素影响,大量村民选择迁入交通便利、资源集聚的城镇聚居,导致部分传统村落“空心化”,基层治理面临挑战。为应对这一现状,大干镇党委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决定探索“联村振兴党委”新模式,以组织联建引领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和乡村治理协同。 宝山联村振兴党委由大干、来布、土垅、干山、武坊五村党支部联合组成,旨在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党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系统整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该党委的成立,标志着大干镇基层党建由“分散运行”向“融合共进”的重大转变,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在便民服务方面,宝山联村党委依托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联村便民服务点和服务窗口,打破了村域限制,实现了服务集成化、高效化。通过“一窗办”“数字化”和“专员帮”等创新举措,村民办事不再“多头跑”“反复问”,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办事成本。 在基层治理方面,宝山联村党委构建了以综治、法庭、司法、派出所为一体的“枫桥矩阵”,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辖区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筑牢了根基。通过成立跨村村民议事会、开展普法宣传、打造“吃茶话事”点以及依托“数智枫桥解纷协同链”平台等措施,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在乡村振兴方面,宝山联村党委依据各村资源特色与发展基础,推动各村在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文旅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与共享。通过党建引领、文旅共创和农业协同等举措,精心打造了“大圣文化”主题文旅产业带,联合组建了“森海藏品”品牌运营公司,并推出了系列农产品品牌,有效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宝山联村党委的成立和“跨村联建”模式的实施,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项目共建、产业共促和人才共用,还激活了乡村发展潜能,夯实了发展根基,增强了发展动力,强化了发展支撑。未来,大干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张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