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全长64公里的沙南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即将投入使用。沙南高速是福建省“六纵十横”第七横“武夷新区至厦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南平建阳、顺昌,三明沙县等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重点交通工程。 “自2023年2月工程开工以来,重大事故‘零发生’,这要感谢顺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民警辅警的保驾护航。”中铁二十三局一公司沙南高速A5项目部支部书记于磊深有感触。近年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立足“管理+服务”双重职责定位,通过定制化服务模式,深度融入施工安全监管全流程,以精细化、智慧化手段破解施工难题,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1+N”标准化管理 “819县道是顺昌县和建阳区之间重要通行公路,车流量大,尤其运输货车较多,如不及时解决施工车辆进出问题,隐患很大。”2023年3月,沙南高速A5标段仁寿施工车辆由于车体较长,进出混凝土搅拌站时,需占用对向车道,存在逆行风险。 交警大队民警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联系公路、交通等相关部门,深入实地调研,第一时间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重设标志标牌、新增减速带,确保了施工运输沿线群众出行安全。 交警大队推行“1+N”标准化管理模式,落实工程车辆管理、运输路程评估、经途道安排查等举措,针对每一项发现的风险隐患,召集有关单位、乡镇村居、施工单位等多方联动,确保“发现一处,治理一处,整改一点,通报一面”,有效规范重点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标志标牌缺失、非法改装车辆等隐患130余项。 “6+6+N”定制化服务 “在工程施工前,如何保证施工进度,同时不影响交通安全,令我们困扰。民警同志总是能提前为我们解决好这个‘老大难’问题。”工程安全监理说。 2024年9月至10月间,沙南高速公路福界洋大桥跨G316国道施工过程中,交警大队民警提前采取疏堵、警示措施,有效解决了防护棚吊装及安拆、预制梁架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针对特大货物运输、货车特殊时段进城等问题,交警大队联合多部门积极开展入企细调研、联企大排查、为企快解难,为各标段量身定制通行线路,解决了运输难题。 在服务企业方面,交警大队主动对接工程、提前介入方案、实地规划路段,创新探索“6+6+N”定制化服务机制:组织6个工程标段安全监理、安全员主动提供需求;划分6个高速建设网格区,健全警企联络;依托道安办,联合公路、交通、国土等多个部门,开设企业紧急求助事项快速通道,形成“企业下单,部门接单,督办落实,跟踪回访”的定制服务流程,让企业运输更省心、交通秩序更顺心、群众出行更安心。 项目开工以来,交警大队共走访沙南高速各项目部220余次,开展宣传教育90余场次,覆盖驾驶员及施工人员5700余人次,主动提供定制化服务35次,为重点工程建设摁下“加速键+安全键”。 “线上+线下”智慧化预警 2024年12月5日,沙南高速A5项目部将一面绣有“排忧解难办实事 保驾护航为人民”字样的锦旗送至交警大队民警手中。这是群众对交警大队创新应用“线上+线下”交通态势预警,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的充分认可。 据了解,交警大队着力构建监测体系,闭环预警响应,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查检查,结合路面回传数据,在指挥中心智慧交通平台实现车流、人流实时监测,异常情况即时预警。与此同时,配合使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APP,实时推送施工路段天气、事故及拥堵信息,通过群内司机反馈隐患,联动多部门快速处置,形成“线上预警+线下响应”闭环。 “根据施工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路口一方案,一时段一策略’,民警深入道路一线现场,对信号灯配时进行精细化调整,优化绿波通行能力,避免辖区道路因工程建设产生拥堵情况的发生。”交警大队大队长王添洪介绍,自2023年2月工程启动以来,交警大队组织警力主动解决问题160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