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墩乡以柑橘种植为主产业,全乡柑橘种植面积1.42万亩。近年来,随着柑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资纠纷、土地流转矛盾、技术争议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更好地维护橘农切身的合法利益,促进地方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洋墩乡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整合乡柑橘协会带头人、柑橘种植和管护方面的技术骨干、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等力量,成立“橘乡和事佬”调解队伍,积极化解柑橘产业中的矛盾纠纷,为乡村振兴注入和谐动能。2024年,洋墩乡累计调解柑橘产业类矛盾纠纷31起,调处成功率达96%,实现本地柑橘产业发展领域“零上访”“零诉讼”。 以技为桥解纠纷,精准施策护生产 “你们家农药有问题,造成我果园的柑橘异常掉果,应当赔偿我损失!”2024年10月,均仓村橘农王某因30亩柑橘异常掉果,与之前进行农资交易的店主发生激烈争执。纠纷发生后,“橘乡和事佬”团队第一时间赶赴果园掉果现场。团队通过土壤检测、农药残留剂量分析等方式,锁定“超浓度配药导致柑橘异常掉果”问题根源,从而厘清当事双方相关责任。 在“橘乡和事佬”公正、耐心、细致的调解下,王某意识到在农药质量无问题情况下农药比例的科学性,同时也警醒了农资店主在科学指导用药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为帮助王某尽快恢复生产,团队中的技术骨干再次深入果园,仔细查看受损果树,根据果树的生长阶段、受损程度等情况,提出详细的补救措施建议,协助橘农制定果树修复方案。此后,该果园通过技术骨干的定期回访和实时跟踪指导,适时调整管护措施,果树逐渐恢复生机。 以情为媒解心结,共谋发展筑同心 “同是种橘人,咱不能因小失大!”2025年3月,洋墩乡两户橘农因灌溉水源分配问题剑拔弩张。“橘乡和事佬”巧妙发挥“乡情牌”作用,以“吃茶话事”为载体介入调解,用亲切的“乡音土话”拉近双方的距离。 “橘乡和事佬”团队中的老谢,以种植大户的“过来人”身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双方橘农角度,充分理解他们对水源的迫切需求,耐心倾听他们心中委屈,通过共情沟通,逐步安抚对立情绪。最终,不仅促成双方当下共享水源,还引导他们着眼长远,开展合作育苗,实现互利共赢。此举既解决了眼前矛盾,更为未来的合作发展奠定基础,让乡亲关系重归和睦。 以法为规强产业,法润橘乡惠民生 “橘乡和事佬”不仅关注纠纷调解,更注重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引导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围绕《农药管理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规,结合案例分析、现场演示、互动答疑等形式开展专题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橘农普及法律知识和种植技术。2024年,洋墩乡累计培训橘农800人次,显著提升橘农的法律意识和专业水平。 此外,为加快推进洋墩乡柑橘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橘乡和事佬”在柑橘产业保面积、增产量、提品质方面积极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举措,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为给“橘乡和事佬”普法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近年来,洋墩乡党委、政府通过成立柑橘产业纠纷调解领导小组,统筹综治办、司法所、农技站等部门力量,依托“社情民意接待日”“吃茶话事”等活动,实现纠纷“摸排-调解-反馈”全链条管理,建立“周会商、月研判、季回访”解纷模式,让橘农对产业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下一步,洋墩乡将持续深化“橘乡和事佬”调解模式,不断完善保障机制,让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成为柑橘产业蓬勃发展的稳固底色,让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