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2024年12月25日,在顺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首次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纳入县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顺昌县聚焦“大圣祖地、世界杉都”发展定位,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探索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工作体系,优化青年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努力实现城市发展与青年成长“双向奔赴”。 精准“引”,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强磁场” 聚焦青年所需所向,着力完善阵地、政策、服务等要素支撑,厚植青年就业创业沃土,持续增强城市“青引力”。 打造创业“梦工厂”。投资1300万元,成立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的“青年创业园”,按照人均10㎡标准,为青年创业群体提供面积大小不等的办公场地,并配套公共会议室、开放式书吧、共享直播间等功能区。结合创业青年所需,打造青年创业园“青年之家”“人才驿站”“青税驿站”等青年阵地,累计孵化创业项目130余项,孵化企业总产值超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达1100人。 点亮引才“信号灯”。创新推出“才聚武夷·智汇顺昌”人才政策13条,涵盖购房保障、安家补助、生活补助、薪酬奖补、子女就学等方面内容,累计投入专项经费超过2000万元。出台《顺昌县引导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创业大学生,推出创业经营奖补、优秀创业项目奖励、创业融资支持等优惠措施8条,着力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2246万元,发放各类大学生创业奖励补助166.4万元,惠及超过200名创业青年。 开辟返乡“新渠道”。坚持以乡情为纽带,常态化开展寒暑假“扬帆计划”“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419名顺昌籍在校大学生到我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跟岗实习,引导广大学子了解家乡发展,点燃返乡创业就业热情。从北京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招募79名顺昌籍在校大学生为“引才志愿者”,与千余名在外学子建立稳定联系,动态了解掌握在外学子就业创业意向和需求,确保创业政策、就业政策“精准投放”。2024年,共吸引448名大学生返顺就业创业。 精细“育”,打好青年成长成才“组合拳” 针对不同领域青年群体,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培养链条,锤炼青年敢为、能为、善为本领。 引智进企,浇灌创业之花。聚焦青年创业者实际需求,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主动对接本土成功企业、省内知名高校、科技特派员、省级创业导师等智囊团,组建20人的创业导师团队,涵盖企业管理、财务、金融、法律等不同专业领域,为县内初创企业提供全过程、个性化帮扶指导,累计举办创业培训、沙龙等各类活动60余场次,参与青年超过3000人次。先后指导65个优秀青年创业项目获得省、市级创业竞赛奖励。 充电赋能,夯实成长之基。重点聚焦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一月一期常态化开展“青年干部成长课堂”活动,通过局长授课、主题演讲、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将顺昌大圣文化、红色文化融入青年学习,着力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全面型青年人才。截至目前,已举办“青年干部成长课堂”活动44期,超4800人次青年参加。 多维锻炼,提升发展之能。创新开展顺昌县青年干部职工成长训练营暨“青马工程”培训班,针对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干部职工,定期组织开展“封闭式”青年轮训,通过理论学习、体能锻炼、团队活动、技能实训结合,全方位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增强青年团结意识、争先意识、发展意识。 精心“留”,营造青年安心安居“暖环境” 持续推进城市硬件、软件“提档升级”,为青年在顺昌安身、安心、安业营造舒适环境。 让青年“身有所栖”。深入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295套,每月仅需100元即可“拎包入住”,现已入住青年人才557人。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出“共有产权”人才房政策,青年购房可由县属国企支持房屋总价15%至35%,累计签约“共有产权”人才房132套,开出“房票”总金额1785.8万元,有效减轻青年购房压力,圆青年“安居梦”。 让青年“心有所依”。深化“青·缘”交友品牌,常态化举办青年趣味运动会、青年K歌赛等各类青年联谊交友活动。聚焦丰富青年“夜生活”,帮助青年拓展“朋友圈”。在全县打造“青年之家”15个,成立阅读、音乐、气排球、自媒体等青年兴趣社团4个,累计开展各类沙龙、交流活动28场次、共700余人参加。探索推行“团圆行动”,着力破解青年夫妻异地分居难题,圆青年“团圆梦”。 让青年“居有所乐”。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适青化升级。打造顺昌县中学智慧校园等教育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5.35亿元。2024年,博物馆、体育中心、艺术中心等一批惠民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杉木之乡”资源优势,以杉木为材,打造东安驿、双峰驿等城市驿站2个,免费为青年提供阅读、休憩、茶饮等便民服务。聚焦青年消费娱乐需求,大力引进“观山月营地”“竹野休闲营地”等新业态。这些休闲娱乐场所成为青年周末休闲、打卡好去处。 精确“用”,搭建青年奋发奋斗“大舞台” 充分发挥青年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主力军、先锋队作用,让青年在城市“有位”更“有为”。 在服务发展中彰显青年担当。聚焦全县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组建重点项目青年突击队13支,引导青年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展现担当、体现作为。积极引导青年为县域发展建言献策,举办青年“夜话经济”“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5期,征集发展“金点子”115个,围绕青年发展提出有关提案、建议14条。 在志愿公益中展现青年作为。打造“青志愿”服务品牌,组建青年突击队20支,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高考“爱心送考”、春运“暖冬行动”、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争霸赛、宝山大圣跑山赛、元宵环城跑等志愿服务,参与人数3478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5万小时,让社会各界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挺膺担当,彰显青春作为。 在乡村振兴中凝聚青年智慧。充分挖掘青年“三乡人”力量,常态化举办“三乡人”青春分享会、“三乡人话顺昌”等活动7场次,大力培养青年农技人员、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科特派,不断激励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助力特色产业发展。高阳乡南亨村返乡青年谢佳敏,联合村委及农业大户发展葡萄种植,带动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年总产值达到一千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