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顺昌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稻品种的更新换代,12月7日,顺昌县第五届优质稻品种稻米品质现场鉴评活动在双溪街道溪兰村举办,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生物所专家,县农业农村局、双溪街道、洋墩乡相关工作人员,种粮大户、消费者代表共140余人参加。 本次品鉴活动采用嘉宾与大众共同鉴评的办法,对来自双溪街道康平生态家庭农场2024年福建省优质稻展示示范的12个稻米新品种进行鉴评,其中,常规稻品种6个、杂交稻品种6个。活动还邀请来宾对2个特种紫糯品种进行品尝。 活动现场,福建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首席专家、研究员黄庭旭对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紫糯品种“紫两优737”及功能早稻新品种“清优308”进行了介绍。随后,在场人员对统一盛放在容器中随机编号的12个稻米品种进行品鉴。经综合评分,“兴两优1257”获杂交稻组第一名,“福泰优1号”“良相优868”并列杂交稻组第二名。“美香占2号”“十里香”“福泰香占”分别获得常规稻组一、二、三名。 稻米品鉴是实现育好种、种好粮、产好米,促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据悉,此次品鉴活动的承办方为顺昌康平生态家庭农场。该农场2024年流转耕地240多亩,全部用于种植优质稻品种。在水稻种植管理上,其采用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保优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预计今年年产稻谷约9.6万公斤,加工稻谷约6.2万公斤。按照今年市场行情和优质优价销售策略,预计实现增收18万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生产的载体,是贯通水稻品种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桥梁。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福建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与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筛选出一批优质稻新品种,开展保优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助力提升顺昌稻米品质。通过此次优质稻米评鉴活动,促进了我县优质稻新品种的推广,提升了顺昌大米品牌影响力和稻米品质,实现了优质优价销售,增加了农户种粮效益,对促进大米生产向优质高效、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徐华山 余琪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