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闽台大圣文化交流论坛 圆满完成! 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齐聚顺昌 结合自身研究领域 围绕大圣文化开展交流研讨 共谋文化创新发展 快来看一下吧~ 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林蔚文 南平樟湖坂大圣信俗调查 本次重点考察1989年至1990年代初期南平市樟湖坂镇的猴神崇拜,樟湖坂的大圣信仰主要体现在三座庙宇——钟灵庵、威灵庵和显灵庵的祭祀活动,这些庙宇供奉的猴神形象多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相似,信仰系统与福州及古田等地的香火传承密切相关。通过对大圣信仰的历史脉络与文献的梳理,揭示了樟湖坂大圣信俗与闽地其他地区大圣文化的异同,为福建地区大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田野数据与理论参考。 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 萧登福 从《大正藏》所收佛经中,论《西游记》的齐天大圣源自中国非印度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角色,自民国以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主张齐天大圣的故事源自中土;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孙悟空的角色,是袭自印度猴神哈奴曼。今世学者鲁迅以为齐天大圣源自中国无支祁;而胡适、陈寅恪、季羡林等人,则主张孙悟空源自印度神猴哈奴曼。哈奴曼的故事,出自《罗摩衍那》,但纵观《大正新修大藏经》及《卍续藏经》所收的译经中,虽然有两种佛经出自《罗摩衍那》,但却没有译出神猴哈奴曼相关的故事,而其他经文中,有的所提到的猕猴,大都是属释迦牟尼的前生故事,出自印度寓言小说,这些猕猴没有神通,和哈奴曼及孙悟空有别。因而从两种《大藏经》的译经中,我们找不到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足以证明齐天大圣出自印度哈奴曼。再者那些所译出和《罗摩衍那》或猕猴相关的佛经,一般人并不常见,更遑论说它们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