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媒体看顺昌| 视频新闻| 顺昌时空| 福建新闻| 国际国内| 理论学习| 大美顺昌| 辟谣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顺昌>福建新闻>
    周宁:林还是那片林,却遍地是“金银”
    2024-06-11 09:08: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周宁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持续壮大森林“粮库”

    林还是那片林,却遍地是“金银”

    东南网6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魏知秋)初夏清晨,周宁县的深山密林间,福建九节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李余林沿着蜿蜒小道,一路察看林下铁皮石斛长势。

    “铁皮石斛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食药两用的养生品。我们利用林下空间仿野生种植,不破坏森林,生长出来的铁皮石斛药性好、价值高。”李余林说,该基地种植铁皮石斛400多亩,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等地,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地处山区的周宁,林地面积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96%。近年来,该县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靠山吃山唱山歌”,勇于上山入林,科学利用林地资源、深入挖掘森林潜力,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壮大森林“粮库”。

    树上增产 富了百姓

    站在山脚下,望着山上成片的锥栗树,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党支部书记许金彪喜上眉梢:“好日子全靠它!”

    禾溪村山多地少,生态林有6000多亩,粮食种植却比较困难。上世纪90年代,该村开始大面积种植锥栗。目前,当地锥栗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种植收入已占该村群众年收入总额的60%。

    作为周宁县锥栗主产区,纯池镇全镇锥栗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占全县三分之二,年产值4000多万元。今年70多岁的许张宋加入锥栗种植的队伍已有20多个年头,去年光靠锥栗收入就有20多万元。

    禾溪村锥栗产业的兴起,是周宁依靠山林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个缩影。“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周宁,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如何不与粮争田、扩大食物生产空间?该县念好“山字经”,将视角从田间地头转向山林枝头,鼓励和支持锥栗、油茶等本木粮油发展。

    思路一变,豁然开朗。

    眼下,正是油茶生长的黄金时节,在礼门乡梅度村一片油茶林中,2000多亩油茶树生机盎然,指尖大小的果子挂满枝头。

    油茶与油棕、椰子、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2011年,梅度村乡贤何龙雄看准了油茶发展潜力,返乡成立周宁县大峡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带领全村开垦荒山种植油茶树。

    “今年是油茶生产的大年,油茶树长势良好,满树都是果子,预计产值会达到100万元。”看着眼前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梅度村党支部书记何木寿满怀期待,“油茶不仅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也高,丰产期的油茶树可以持续采摘至少20年。”

    油茶要高产,离不开精耕细作。周宁县通过发放产业发展资金、提供种植补贴、入村入企指导等方式,大力推进低产油茶林改造和高品质基地建设同步发展,扭转“人种天养”局面。

    繁花千树,果实累累。如今,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成了林农的“聚宝盆”。“接下来,我们将做好600多亩的油茶林抚育,提高油茶加工效能,让更多油茶产品走出山林。”何木寿说。

    空间拓展 让“粮”更丰

    扩充森林“粮库”,林下空间更是潜力巨大。

    群山环抱间的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内,一个个蜂箱整齐摆放在林下,蜂进蜂出,嗡嗡鸣唱。

    “合作社目前养蜂210箱,去年,年产蜂蜜2000斤,产值近15万元,我们都说大树底下是‘粮仓’。”养蜂人黄传融说。不仅养蜂,他还在林下套种草珊瑚、灵芝等中草药,发展生态产业,提升山林效益。

    上世纪80年代,在造林大户黄振芳的带领下,后洋村掀起造林热潮,全村林地面积扩增到7307亩。近年来,凭借着良好的生态资源,该村积极探索“林+”发展模式,在不与粮争地和不砍树的同时,生产绿色食品。

    何谓“林+”?即林药、林蜂、林禽等依托林下空间和林下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沿着湿滑的林间小道,走进距周宁县城关两公里的正禄家庭林场,村民们正忙着在林下种植黄精,挖窝、栽苗、填土、压实,动作娴熟。“黄精喜阴,借助树木的枝叶遮阴自然生长,在林下种植再适合不过了。”基地负责人刘志敏高兴地说,多花黄精已获得国家药食同源的认证,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983年,刘志敏的父亲承包集体荒山,造林、育林500多亩,并在林下套种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2021年,刘志敏看中林场环境,充分利用林下空间,仿野生种植黄精250亩。接下来,她还计划延伸产业链,将黄精加工成药膳包、黄精零食、黄精蛋糕等,让黄精“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不只是刘志敏,在周宁,林下空间物尽其用,变身“绿色工厂”,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狮城镇陈凤村的杉木林下,土鸡产下“致富蛋”;李墩镇石门山的金线莲基地,满地长满“黄金叶”……而今,周宁县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已达9.55万亩,参与建设的林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1万。

    为进一步做好林下经济种植文章,该县还通过“订单产销”,以订单生产并保底收购的方式,实现种有定向、产有保障、销有方向。同时,借脑借智,加强与省农科院等专家群体对接,沟通深化合作,为林下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截至目前,周宁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3.25亿元。如今,林还是那片林,却遍地是“金银”。


    更多》顺昌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将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更多》福建新闻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长乐纺织:蓄足动能再出发
    •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馆仪式
    更多》国际国内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进展顺利
    • 奥地利医生科格勒:中医在奥渐受欢迎
    • 汕汕高铁开通在即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4034344号-1)
    • 顺昌县委宣传部主办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顺昌县城中路50号
    • 邮政编码:353200 联系电话0599-8301185
    • 新顺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837260 举报邮箱:scxrmtzx2020@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新顺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210201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