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媒体看顺昌| 视频新闻| 顺昌时空| 福建新闻| 国际国内| 理论学习| 大美顺昌| 辟谣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顺昌>专题>学思践悟二十大>
    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 怎样理解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2023-12-27 11:41:06  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65.怎样理解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一重要论断,是深刻把握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眼于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社会文明进步、团结和谐的基石。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正确辨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公与私、义与利,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引导人们不断提升道德水准。要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全面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第二,培育文明风尚。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很重要的是看文明风尚、精神风貌、人文氛围。要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为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第三,注重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规格表彰了一批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推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把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

    更多》顺昌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将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更多》福建新闻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中国气排球公开赛首次在福建省举办
    • 长乐纺织:蓄足动能再出发
    •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馆仪式
    更多》国际国内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风暴“皮亚”袭击英国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进展顺利
    • 奥地利医生科格勒:中医在奥渐受欢迎
    • 汕汕高铁开通在即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4034344号-1)
    • 顺昌县委宣传部主办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顺昌县城中路50号
    • 邮政编码:353200 联系电话0599-8301185
    • 新顺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837260 举报邮箱:scxrmtzx2020@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新顺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210201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