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每当他们出现,忙碌的村民总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和他们交谈一番。他们就是由青年党员干部、科技特派员、农技能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头人等组成郑坊镇乡村振兴宣讲队。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支宣讲队常忙碌在田间地头,为群众带去党的创新理论和农业知识。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村民用来散养牛羊的抛荒地……”12月18日,兴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小华指着眼前45亩的跨村联建食用菌基地,声情并茂地向青年干部讲述起兴源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如今,兴源村已然大变模样,一个个食用菌、果蔬大棚整齐划一,一栋栋新居错落有致,村道宽阔平整,村居环境优美,一幅和美的乡村振兴图景展现在眼前。 在邓坊农林场的嘉贵柑橘园里,科技特派员黄毅诚结合主题教育,为种植户开展种植技术服务,叮嘱农户在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中的注意事项。“今天,科技特派员到我们柑橘园,不仅给我们系统讲解了柑橘收获时需要注意的养护知识,还宣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科特派指导,我们种植柑橘更有信心了。”嘉贵柑橘园负责人孙佳贵说道。 在兴源村的长廊上,兴源村下派第一书记林焊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兴源村的发展变化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村民们讲解了党的最新惠农政策。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拉家常、谈政策、聊发展的宣讲形式,很接地气。” 一个棚子、一张桌子、几把凳子、一个台子就是乡村振兴宣讲队队员的宣讲阵地,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菌草科技小院等平台,结合典型案例和数据资料,运用乡音土话和接地气的描述,让宣讲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主题教育走入基层、深入人心。(胡思文 徐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