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国内国际>
服务很贴心 种田更省心
2021-08-24 09:17:15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骤雨过后,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镇一些水稻发生倒伏。

第二天日头刚露脸,华丰农业合作社农机手林凯就下了田,收割机调足马力,加大转速。

中午,卡车满载稻谷,开上合作社的地磅。称重、起斗,金黄的谷粒倾泻而下,倒入粮井。传送、过筛,烘干机隆隆作响,飘来一阵阵稻香。

“幸亏有了这个‘大家伙’,否则雨季一到,我家一万多斤谷可就遭殃了!”卢嘴村种植户姚凡凡指了指身旁的烘干机。

“以前,收完稻子最头疼的就是晒谷。”姚凡凡说,铺晒时谷子须不时翻动,费时又费力。若赶上阴雨连绵,湿稻谷没法晒干就会烂在家里。“眼瞅着折本又白搭力气,心疼啊!”

2018年,天门市开始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政府、农业合作社和粮食企业共投资1.2亿元,建成3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购置安装170余台烘干机械。

合作社和企业直接收购农民的湿稻谷,集中烘干后再卖出。“代收割、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销售,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全程一条龙服务。”华丰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说。

当年,天门市对烘干机做了多次调研。“我们发现,高温烘干虽然省时间,水分蒸发却不均匀。就像煎鸡蛋,外面煳了,里面还是稀的。”市发改委粮食调控仓储科科长周璇介绍,受热不同步,粮粒会产生裂痕,也就是常说的“爆腰”。

目前,天门市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均配备了低温循环烘干机械,将稻谷受热温度严格控制在35摄氏度以内,爆腰率大大降低,整体出米率比传统晾晒提高一至两个百分点,平均一斤粮至少能为农户节约一毛钱。

“有了服务中心,我们农民只管种好田,剩下的全交给合作社。一个电话,专业农机手和运输经纪人就上了门,省心又放心。”姚凡凡说。

烘干的稻谷从管口吐出,在传送带上轻轻跳跃,被运至漏斗状的干谷仓……走进天门市庄品健实业集团产后服务中心的智能粮食烘干厂房,54台大型烘干机一天可烘干3500多吨稻谷。

总经理吴志雄捧起一把稻谷细细翻看,“这批谷子品质高,可以从干谷仓直接送抵车间进行生产。”当天,稻谷成米,从流水线上封袋而出,装车后,立即运往各地超市。

“来不及加工的干稻谷呢?”

“在那儿!”往外看,一道封闭传送带空中飞架,“送入对面仓库,恒温储存起来。”

目前,天门市稻米清整、存储、加工等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粮食全程不落地。去年,天门市重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共烘干粮食4亿多斤,为农民减少损失4000多万元。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