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国内旅游内循环明显增强。面对游客需求的不断提升,作为全国4个世界双世遗之一的武夷山,坚持国际国内双轮驱动的同时,充分激发文旅产业的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内生消费和产业升级形成闭环,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的新路,给市委市政府调研检查组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读懂游客“慢生活”需求?武夷山创建“农业+旅游+文化”特色产业示范带,把五夫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与“三大创新”相融合,将五夫镇五夫、兴贤、翁墩3个行政村串点成带,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形成共促发展的新利益共同体。 走进兴贤古村,荷塘上一座座精致小巧的青瓦小楼引人注目,这是游客到了五夫必去的打卡点——“熹街莲里烤烟房民宿”。它原是一片废弃的旧式烤烟房,改造好了却成了“香饽饽”。游客在这里可以安静地游玩上好几天,体验完采摘乐趣,还可以到兴贤古街的“五夫里文创工作室”“兴贤会馆”探寻古今,感悟朱子文化。 怎样做好“体验游”?武夷山把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作为重点,大力促成高端酒店——世茂御榕庄酒店建成投用。酒店利用与大王峰隔崇阳溪相望的景观优势,打造“七大水景”,成为国内首家宋代风格的“舟行秘境”酒店。周末,酒店还会举办宋代雅集等文化展示和互动活动,打造宋代文化沉浸式体验场景,拓展服务业态。自9月1日营业以来,酒店入住率超六成,中秋国庆长假入住率达到100%。 一业兴,百业旺。武夷山强化“规划统筹,多规融合”,围绕茶文旅、演艺、休闲娱乐等业态与商业的融合,打造旅游吸引物体系。正在加快建设的五峰九院项目,计划总投资39亿元,将以5A级景区标准建设一个可容纳2500人的大型演艺剧场——“武夷神话剧场”,还同步建设两条演艺类业态和商业的特色街区。建成开业后,可实现“全龄+全时+全需”的度假模式,填补现有度假区的旅游配套、文化需求和休闲体验等功能空白。 “旅游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幸福产业,发展空间大,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也很大,是提振消费的主力军。武夷山在疫后旅游振兴规划方面,要注重培育新消费模式,串联景城地标,形成特色游线,创造多维消费场景,形成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架构,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调研检查组对武夷山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