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顺昌新闻>
贫困户何发金的脱贫致富路
2020-11-02 11:39:33  来源:顺昌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俊杰  

初秋清晨,天刚蒙蒙亮,建西镇慈太村小湖组的贫困户何发金,在简单洗漱后,便挑起锄头、背起鱼饲料,走向菜地和鱼塘。劳作一会儿,他又开始放起了羊。望着被羊群踩出的土路,何发金感叹道,若是当年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建西镇慈太村深处大山,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被小山包围的闭塞小村里,何发金一家用勤劳的汗水,奋力演奏着“致富交响曲”。 

“7年前,他们家是出了名的贫困户。一家人住在破旧老房子里,穿着打满补丁的衣裤,精神面貌非常差。全家就靠种地为生,两个女儿上学学费都难凑齐,生活很是艰难。”慈太村扶贫专干高广毅说道。

农民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倘若遇上旱灾洪灾,几年的收入都将付之东流。种田没收入,何发金也曾想过要改变。7年前,他曾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足资金买来20头山羊,但因缺经验技术、资金和场地,养羊进入了困局。眼看钱都打水漂了,他陷入了绝望。随后,房屋漏水、菜地被淹……重重困难让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

村干部和亲戚朋友不忍看他就此一蹶不振,轮番鼓励并献计献策,主动提供帮助。大伙的热情让何发金重拾了信心与勇气。

2013年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何发金一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命运斗争,摆脱贫困的故事就此开始。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慈太村党支部引导和帮助下,何发金渐渐拓宽致富道路。驻村第一书记廖启旺、村主任张福安和扶贫专干高广毅等人到何发金家里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并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帮助何发金修建羊舍、修缮房屋,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结对帮扶何发金的县卫健局还请来农业局的养殖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养羊。

“除安排请养殖技术人员对我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外,还组织我参加了相关农业技术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农业和养殖业方面的知识。”何发金激动地说到。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何发金现已成为村里养殖“土专家”。村民一旦在养殖方面碰到问题都会找他,他也竭尽所能热心相助。

有了好政策及各方扶贫力量的支持,何发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从2016年始,他的养殖事业越做越大,从最初的20只羊到现在的150多只,产值也达15万元。这让何发金彻底脱了贫。

“一下子挣这么多钱,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不仅还清了债,还有少许积蓄。这都多亏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只要找对路子,肯舍下身子干,就不会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何发金说道。

除养羊事业发展红火外,何发金还努力学习其他种养殖技术,村里人人都夸他为“多面手”。从2016年以来,他养鱼3亩、养鸡鸭数百头、种水稻十几亩,还有养田螺、种玉米等,几项产业加起来,每年也有4万余元纯收益。

现在,何发金一家是真正的“两不愁、三保障”。女儿学费有就学帮扶补贴,看病医保有全额报销,国家有免费产业保险保证贫困户收益,房屋也重新得到修缮。今年疫情期间,何发金还主动申请了公益性岗位,为疫情期间慈太村村民的安全保驾护航。

何发金常常和亲友说:“是党的政策好,才让我们农民有了脱贫的路子。我们一定要有志气,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今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何发金一家的“丰收年”。自脱贫后,他家好事连连,大女儿有了好归宿,二女儿去城里念书,家中添了许多新家具,养羊事业也越做越红火,精神面貌与7年前截然不同,彻底甩掉了穷帽子,拔掉了穷根子,走上了致富路子。(涂明闽)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