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厚厚的圣农集团财务报表,一连串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董事长傅光明为文化教育事业、希望工程、抗灾救灾及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地方福利事业累计捐赠超过17.8亿元。 傅光明,是南平市向慈善事业捐赠金额最多的企业家。由他担任会长的南平市慈善总会,不久前刚被福建省慈善总会评定为具有公募资格的5A级慈善组织。 善心可担大义举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傅光明认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慈善家。 2008年初,由于资金匮乏,南平市慈善总会筹建进展缓慢。 得知消息,傅光明当即决定慷慨捐赠1000万元,用于助学、助孤、助行、“光明通道”、特困重大疾病患者应急救助。 而此时,圣农集团产业集群各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建设,急需大量的后续资金。 身边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提醒:能不能少捐一点? “圣农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圣农集团有责任为国家、为闽北经济发展及慈善事业尽心尽力。” 傅光明坚决地回答。 2008年4月20日,南平市慈善总会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一次会员大会,这是我省继厦门、泉州、福州、莆田之后第五个设区市级慈善总会,标志着我市慈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众望所归,傅光明担任南平市慈善总会会长,并被南平市政府授予 “慈善家”称号。 企业家做一两次慈善简单,难的是将慈善事业坚持到底。傅光明承诺,将以每年1000万元的额度,向慈善总会连续捐赠20年。 一诺千金,2008年—2017年,傅光明每年捐赠给市慈善总会1000万元善款,累计达1亿元。 2018年—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时期,傅光明带头助力扶贫攻坚,加大捐款力度,每年捐赠额由之前的1000万增加到2000万。 2019年7月30日,南平市慈善总会在延举行“南平市‘慈善一日捐’暨抗洪救灾捐赠仪式”。会上,傅光明捐款1000万元,其女傅芬芳捐出2000万元支持南平市慈善事业。 心系慈善事业、践行社会责任。作为南平慈善的开拓者和领头人,12年担任南平市慈善总会会长期间,傅光明着力推动南平慈善快速发展,闽北十县(市、区)慈善组织从无到有,实现县级慈善总会全覆盖。 善心可鉴赤子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傅光明一直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家庭贫困、需要帮助的莘莘学子情有独钟、挂念心头。 “圆莘莘学子大学梦,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不能就学或辍学” 。这是傅光明坚持不懈助学的初心。 以前,傅光明助学多为一次性动态资助,受助对象每人每年受助金一千元到三千元不等。看到原有的“撒胡椒面”方式不能解决特困生的实际问题,2015年起,傅光明董事长实施精准助学,每年资助10名优秀应届贫困高考毕业生,每人每年资助2万元,连续资助4年,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至今已累计有40名大学生受助,资助金额达200万元。此外,在南平市开展的“同心·海西春雨光彩助学”活动中,他连续4年捐资420万元。近10年来,他累计帮助4万多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傅光明还慷慨解囊支援教育建设,先后向武夷学院捐赠2亿元,向福建农林大学捐赠600万元,向光泽县教育局捐赠200万元,向中国农业大学捐赠100万元…… 作为光泽县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多年来,光泽县16万父老乡亲的冷暖生计一直是傅光明最为牵挂的事情。 2010年6月18日至20日,光泽县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 95%的企业遭到重创。大灾面前,傅光明董事长不顾圣农自身受灾,仍与30多家当地企业签订了总额为3000万元的借款合同,顺利解决全县企业灾后恢复生产的资金难题。一周后,光泽县所有企业全部恢复生产,产能达到灾前水平。 光泽县是福建省定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建设滞后,光泽县城区面积仅仅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仅4万多人。 2016年下半年,圣农集团投资30亿元在郊区新建圣农小镇,鼓励边远山区贫困农民到圣农务工,并给予购房补助在小镇安居。傅光明还捐资数亿元,新建光泽县综合医院、圣农大道、光明大道、光明桥、光泽数字影剧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年前的中坊村是光泽县最贫困的村,2015年11月,在傅光明的提议下,圣农集团结对帮扶中坊村,通过“输血为基、造血为本”的一揽子措施,2017年底中坊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打赢脱贫攻坚战还不够,傅光明积极响应党中央 “加速民营企业‘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号召,开始谋划助力光泽县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2018年初,光泽县中坊村、十里铺村、上屯村的村财收入一年不到5万元。傅光明投资1100万元新建鸡肠子加工厂,送“扶贫”工厂下乡,由中坊村承包加工,让中坊村每吨提取400元作为村财收入,当年中坊村增加村财收入80万元。他还把原来由社会车辆承包的5个饲料厂用油运输改由十里铺村承运,豆粕运输改由上屯村承运。他私人借给十里铺村500万元、上屯村6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让2个村每吨提取20元作为村财收入,当年十里铺村、上屯村增加村财收入200万元、40万元。 傅光明的慈善之路从家乡闽北出发,开始逐渐触及全国,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都留下他的慈善大手笔。 善心可铸正能量 在发挥自身力量的同时, 傅光明也充分发挥市慈善总会平台优势,创新救助项目,实施“五大民生工程”,投放善款4500.9万元,并发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投身精准扶贫,让全市贫困户如期脱贫。 实施兜底帮扶助学工程,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南平市是个山区城市,部分人收入低,尚未脱贫,近年来,全市每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三在读学生有400-500名。为切断贫困代际传递,12年来,傅光明董事长每年在向南平市慈善总会捐赠款中,特别指定200万元用于贫困学生助学,兜底资助考上高校的贫困大学新生。 实施医疗保险助困工程,杜绝因病致贫、返贫。从2008年开始到2020年,傅光明要求市慈善总会每年拨出1200多万元,实施大病救助,为全市10.54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减轻贫困患者的负担。此外,市慈善总会还全额资助南平市白内障患者治疗,并为所有残疾人配备了轮椅,杜绝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实施养蜂产业助农工程,帮助农户实现自我造血。养蜂是“立竿见影”的致富好项目,闽北的自然环境和森林资源,为养蜂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充分调研南平市农业局、市扶贫办扶持贫困户养蜂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每户年可增收1.5-2万元后,市慈善总会拨出专款300万元,为1000户贫困户提供蜂箱、优良蜂王、蜂群,让养蜂合作社、蜂场、养蜂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他们稳定增收实现脱贫。 实施充分就业助培工程,免除贫困孩子的就业烦恼。南平市慈善总会资助100万元,与市扶贫开发协会等联合开办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委培班,招收全市10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应往届初中以上毕业生,全额免费入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专业护理公司、医疗机构临床从事护理工作,免除了就业烦恼。 实施带动农户助富工程,化解贫困户就业和脱贫压力。傅光明把带动农户就业做为扶贫的切入点,在自身企业努力帮助解决就业的同时,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正视闽北农民工特别是家庭贫困农民工缺乏技能,面临严峻的就业和脱贫压力的现实,多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民生工程的实施,让南平的贫困户脱贫之路越走越坚定。 多年持之以恒地投身慈善事业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傅光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物力、财力、心力,但他从不言悔:“人不是为钱而活着,是为希望而活着,做这些事情,我觉得值!”(陈志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