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闽北要闻>
邵武:打造钢铁队伍 建设幸福铁城
2019-09-30 10:11:5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相信警察能破案,只是没想到能这么快,真的太感谢你们了!”8月19日,邵武市民黄女士将绣有“罪犯克星,破案神速”的锦旗送到巡特警反恐大队,感谢大队民警不到半个小时就抓获嫌疑人,现场帮她追回被盗的7000元现金,及时挽回了损失。

同样的“幸运”也发生在市民李女士身上。9月4日,邵武市公安局巡特警防恐大队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其男友发微信说要在福山水库跳湖轻生。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出动,仅用4分钟便抵达现场,救下该名男子。

接警580起,出动警力2320人次,接受群众求助209起,现场化解矛盾纠纷190起,求助群众12人,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这是邵武市中心城区110接警新模式运行一个月以来的成绩。

警车常转、警灯常闪、警察常见。这是如今在邵武街头常常可以看到的画面。处置突发事件,他们冲锋在前;假日警务,他们深入一线;巡逻防控,他们24小时驻守街头……他们就是邵武市巡特警反恐大队的民警。自110接警新模式运行以来,在邵武市“警察就在身边、平安就在眼前”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

“有事就拨110。”从2014年开始,邵武市创新社会管理新举措,打造以公安110指挥中心为主力,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参与的社会应急救助服务平台“民生110”,使110平台从公安“独角戏”变成政府“大合唱”。

然而,邵武市110并没有止步于此。今年7月,“邵武市中心城区110接警新模式”正式启动。该模式按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扁平指挥、快速高效”的方案,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科学布建辐射中心城区的6个“110执勤岗”,构建集报警求助、巡逻盘查、打击犯罪、防范宣传、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治安管控“前沿阵地”,全天候屯警路面,全时段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以动制动,以快取快,第一时间就近接处警。

“巡特警反恐大队作为邵武市公安队伍中维护社会稳定、处置恐怖暴力犯罪活动的‘拳头’力量,必须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斗状态,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邵武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郭群对巡特警反恐大队提出明确要求。

“大队目前共43人,二分之一的成员都是从事警务工作十年以上的优秀退伍军人,他们作风硬朗、经验丰富、纪律严明,十分适应城区‘110’接警新模式。”孙长胜大队长对自己的队员十分自信。

从成立之日起,邵武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就按革命化教育、军事化管理、正规化训练、制度化约束的要求,建立了一支“钢铁队伍”。通过“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等“四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等“四化”共同构成的警务新机制,巡特警反恐大队坚持接警快、派警快、到场快、处置快,努力实现“更快一秒”,进一步强化驾驭复杂治安局势能力。

“比犯罪行为更快”,巡特警反恐大队还在案发初期主动抓捕,建立通报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案情信息通报研讨会,对近期警情高发地区、高发时段进行视频巡逻和街面巡逻,结合接处警分析,发挥机动巡逻功能,积极抓捕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

此外,巡特警反恐大队还通过24小时全天候武装巡逻,与相关单位建立反恐防暴联勤联动机制,共同设立武装巡逻执勤点,确定必巡点、必巡线等方式,推进社会面防范工作。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这样一种效率下,8月,邵武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共收到群众赠送锦旗8面,每一面锦旗犹如一面镜子,不仅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与否的直接体现,更是邵武公安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诺言和实践。

在该模式的运作下,如今,邵武市路面见警率、管事率进一步提升,有力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徐陆锋 林晞晨)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