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闽北要闻>
松溪源尾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活动
2018-12-04 09:59:14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责任编辑:顺昌新闻网  

松溪源尾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建设美丽乡村-大武夷新闻网

全员参与美化环境,杂草也要拔得干干净净。

11月28日,一大早,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外嫁到郑墩镇的吴明敏回到村里,迫不及待地拿起扫帚,扫起飘落的树叶。“要是来晚了,连树叶都扫不到。”她说。

在源尾村,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每月28日,村民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把整个村子打扫一遍。村民们把这个约定亲切地称为“相约二八”。2015年至今,已有超过一万人次参与到这场清洁家园的行动中来。

清洁家园 人人参与

源尾村位于松溪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0多公里。

走进源尾村,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干净,非常干净,整个街面你很难找到哪怕一片垃圾。

村道两旁摆满了用废旧汽车轮胎种出的茶花,仿佛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将两个轮胎叠放,外面用油漆刷上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中间培土种花,一个好看又耐用的花盆就制作完成——这个点子出自村支部书记李加旺。这几百个废旧轮胎,都是他以两元一个的价格,从县城的汽车修理厂收购来的。“集体财力有限,又想把村子打扮漂亮点,只能想点‘歪点子’。”他说。

一条村道将源尾分成两部分,东边是房屋,西边是农田。

眼下,正值稻谷收割季节。忙碌的村民骑着农用三轮车飞驰而过,偶尔会溅起一点泥土,洒落一些稻谷。不一会儿,就有村民拿着扫帚前来,扫起来倒入不远处的垃圾桶。

即便是空手路过的村民,也会弯腰捡起几片落叶。

在源尾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把扫帚,一个簸箕。走在街头,经常会看到有村民拿着工具打扫。随时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已成为每一位源尾村民下意识的自觉行为。

66岁的黄芝兰记得,几年前的源尾村还是另外一番模样。“以前村道靠近田埂这一侧,盖满了杂物间和烤烟房。垃圾更是满地都是。垃圾随手扔,是几十年养成的坏习惯了。”

转变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源尾村迎来了驻村书记吴邦良。此时,刚上任村支部书记不满一届的李加旺也憋着一股劲,想做些事,彻底改变源尾面貌。

两位书记一合计,就想到:为何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一个清洁家园活动?

“美丽乡村怎么建不知道,但干净整洁应该是基本的要求。”李加旺告诉记者,他们选定,每月的28日作为家园清洁日。

就这样,通过三年持续不断的“相约二八”,源尾村面貌彻底改变,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环境整治 党员引领

源尾村是花桥乡最大的建制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586户2000余人,其中党员63名。

村里刚开始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时,涉及烤烟房、旱厕、猪圈、杂物间等40多处建筑的征拆工作。

“别人都没拆,凭什么我的要拆?”一开始说到要拆自家“房”,村民谁都不愿意。

“清洁家园,建设美丽乡村,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干!”在一次村党支部会上,李加旺动员说。

“先拆我家的吧。”党员虞业运第一个表态。他在村口有一处70多平方米的杂货铺。

说拆就拆,第二天,七八名党员一起上,一天功夫就把这间铺子夷成平地。

紧接着,党员叶金旺也做通了弟弟的思想工作,拆除了家里的烤烟房。

这一切,村民都看在眼里。当村两委再次入户动员时,还没开口,村民就发话了:“不用说,我明天就拆。”

短短两三个月,村民们发现,道路拓宽了,环境变好了。

扫干净容易,保持干净难。李加旺觉得,卫生保洁常态化最难的是改变村民意识。为此,他用本不富裕的集体财力为每一户配备了扫帚和簸箕。同时,让每一位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街带头捡垃圾。

黄芝兰至今还记得一次让她脸红的场景。2015年,“相约二八”刚刚开始那几个月,她有次抓着一把瓜子出门,边吃边走,习惯性地把瓜子壳吐在地上。走出很长一段路,她才发现,李加旺一直跟在她后面,把她丢的瓜子壳一点点地捡起,装进了自己口袋。

“现在想起来,还会不好意思。”黄芝兰说,打那之后,她再也没有乱扔过垃圾。

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下,村民们一改过去的陋习。大家都自觉搞好环境卫生,不仅主动承包了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工作,还自发参与到“相约二八”活动中来。

“相约二八”最初只有8名党员,到如今,每次活动每家每户都会派代表参加。

“相约二八”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最基本的清洁家园,他们每月还增加一个主题,比如二月的植树、七月的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等等。

“相约二八”不仅影响了本村的村民,也让一些外嫁女选择在每月28日这一天回家,因为除了看望父母,还能参加村里的活动。

50多岁的曾寿敏,父母虽已经去世,可只要有空,她还会拉着丈夫一起,从县城驱车前来“相约二八”。“谁不希望家乡好呢?以前环境太差不愿回,现在环境好了,即便是回来劳动,心里也高兴。”她说。

移风易俗 引领新风

老党员叶金满当了几十年的村调解员。他说,以前在脏乱的环境中生活,村民们充满戾气,经常因为宅基地或者稻田分割线等小事大打出手,小摩擦更是家常便饭。

现在,叶金满几乎要“失业”了。“无诉讼、无上访、无刑事案件,就是纠纷,一个月也没有个一起两起的。”如今在村里义务拔草、保洁,成了叶金满的“主业”。

叶金满将之归结为“村民觉悟提高了”。他说,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移风易俗上的突破。

在丧葬方面,源尾村推行“四不”,不兴土葬、不撒纸钱、不放鞭炮、不兴请客。李加旺指着村头不远处的一座公益性骨灰楼,对记者说,村民去世都会被安葬在此,既能节约开支,又能节约土地、美化环境。

眼下,源尾村正在大力提倡文明节俭“一二三四五新风尚”。一是婚嫁娶随礼不超过100元;二是请客不能超过20桌;三是一桌酒菜价值不超过300元;四是请客只请四类人群,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和战友;五是一生请客只请五次(出生、结婚、乔迁、祝寿、丧事)。

“11月13日刚开的群众代表大会,全票通过,现在正挨家挨户做动员。”李家旺告诉记者,待全员通过,他们会将之写进村规民约。“这个日子不会太远,大约就在这个冬季。”

源尾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县级贫困村。这两年,源尾村成立了各种农业合作社,想方设法为农民扩大收入。去年,他们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04亩马家柚。今年又试种了26亩胎菊,大获成功,下一步,胎菊的种植规模将达到2000亩。同时,源尾村依托国共谈判旧址、千年古樟树等人文自然资源,打造了一条乡村旅游路线,进一步提升源尾村的知名度,提高村民收入。

据悉,“相约二八”开展以来,源尾村的人均收入已由2014年的不足4000元,提升到去年的9500余元。村集体收入也从9万元提升到去年的31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万元。

李加旺说,“相约二八”,让村里的环境美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人心也更齐了。“以前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