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文学沙龙>
话剧《红岩魂》重庆首演 艺术展现“狱中八条”
2018-07-03 10:0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林强  

图为话剧《红岩魂》在重庆举行首场演出。钟旖 摄

剧目以女大学生小周为了完成“狱中八条”的调查报告,在歌乐山烈士墓采访“11·27”大屠杀的幸存者“张爷爷”为引子。全剧以“张爷爷”的回忆为切入点,用六个“温暖”的故事串联全剧,重现了刘国鋕、王朴、陈然、小萝卜头、叶挺、江竹筠等年轻的英雄群像,诉说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信仰和忠诚,闪耀着理想和人性的光辉。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刻,用血泪写成的“狱中八条”被艺术化搬上舞台,反映出革命先烈高尚的行为品操和高度的责任感。

张剑称,话剧《红岩魂》具有四大看点。首先,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剧目改变了过去革命题材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1.27’大屠杀,但全剧没有一滴鲜血,没有一声枪响。除小萝卜头一例涉及杀戮外,没有更多的残暴画面。”

其二,该剧运用了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表现形式,为部分场次乃至全剧情绪调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作为一部厚重题材的文艺作品,该剧目创新性地在创作团队上大胆启用重庆市话剧院的中青年人才。

“红岩革命烈士在生命的终点提炼出来的狱中八条,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张剑认为,该剧在目标达成上更加注重对观众的价值引领。“我们希望通过串联‘狱中八条’,启发当今的党员干部如何不忘初心,牢记革命烈士用鲜血凝结成的嘱托,真正让观者内心受到触动,引发思考。”

“我期待展现出来的剧目,让观众感到革命先烈也是一个个普通的人,他们也有血有肉有灵魂。”《红岩魂》导演、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梁东华称,该剧目在表现形式上不再刻意渲染“狱中八条”的具体内容,而是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革命先烈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塑造上。“全剧没有枪声、没有审讯、没有伤痕,我们不想表现先烈慷慨赴义的场景,而是展现他们的人物群像,给观众以启迪。”

1  2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