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 文学沙龙
法国学院派:西方美术史中的华彩乐章
2018-03-01 10:48:15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林强  

学院派与中国画家

19世纪,巴黎成为人人向往的艺术之都,美术学院与沙龙展览体制的建立功不可没。著名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指出,巴黎此时的地位,恰如15世纪的佛罗伦萨和17世纪的罗马。从19世纪到20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为了学习艺术,涌入法国。他们聚在一起,探讨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新概念,也在巴黎形成。在众多漂洋过海的青年之中,就包括来自中国的常书鸿、方君璧等人。

常书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和艺术史家。他于1932年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院长劳伦斯的画室,学习了4年时间。因其作品一再获金奖、银奖,常书鸿被选为巴黎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法国所接受的美术训练培养了常书鸿的绘画技巧,他本人也在异国成长为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曾和几位同学一起创办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并举办过相关活动。

卡巴内尔,法国学院派代表画家。

此次随着法国绘画一同展出的,就有常书鸿的油画《病中的妻子》(1931)。这幅作品曾在巴黎展出,后在法国里昂获得金牌,它也是第一件被法国国家收购的中国艺术作品。《病中的妻子》描绘了常书鸿的妻子、雕塑家陈芝秀在病榻上的形象。画中的年轻女性双目斜视,嘴唇微张,一只手无力地搭在被褥边缘。人物脸上突出的红晕似乎暗示着,她正在发高烧,其整个身体都在与疾病搏斗。画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洁白的枕头和棉被,它们的轻盈、柔软与病中软绵绵的人物形成强烈的呼应。此外,人物斜向的位置安排也增强了一种不稳定感。整幅作品体现出浓郁的西方现实主义特色。

方君璧不仅是中国20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也是最早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连年在巴黎沙龙展出,收获了无数赞誉。正在国博展出的《钱塘江》是方君璧利用西方油画技法描绘中国风景的有益尝试,这幅画也有法国风俗画的影子,显得宁静且平和。近处的人物被处理得相当写意,他们相对于船来说都显得十分渺小,更不要提眼前的大江了。开阔的江面连接着群山,点缀在江上的孤帆远影增添了苍茫之感。高空中的流云,因为更加细密和更加丰富的颜色层次,凸显出大江的平缓。尤为值得回味的是,画中的风貌与如今的钱塘江景一对照,便能反映出百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钱塘江》

19世纪末,随着马奈、莫奈等现代艺术大师以反学院派的叛逆者形象登上历史舞台,学院派的历史逐渐走向终结。从学院派到印象派,这似乎是一个胜利者取代落后者的故事。在许多人眼中,印象派是新潮的、前卫的、积极的;他们的对立面学院派是落后的、迂腐的、反动的,这是一种误读。其实,是学院派激发和影响了印象派的诞生,另一方面,印象派也促成了我们对于学院派的成见。英国学者巴克森德尔在《意图的模式》中就曾写道:“艺术是位置游戏,每当一位艺术家受到影响,他便略微对他的艺术的历史作些重写。”历史不断发展,如同滚滚潮水挟裹着艺术前行,以至于有一天,印象派也终成后印象派反对的对象。任何前卫艺术都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学院派”,但这并不足以掩盖它曾发出的光芒,以及它所代表的一个时代。正是由于艺术家对前人的积累不断吸收、消化和扬弃,进而砥砺前行,我们才得以见证无数杰作的诞生。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8日 13版)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