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顺昌新闻网> 闽北要闻
光泽将特色民间剧种“三角戏”送进校园
2017-12-14 11:33:2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林强  

这学期每周三16时15分至17时15分,萦绕在光泽县鸾凤中心小学校园的戏曲余音一传出,大家就知道,是戏曲兴趣班的学员们在练习三角戏了。

根植于光泽县的三角戏,是清初从江西采茶戏、赣剧及皖南的黄梅戏演化而来的一种地方小戏,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集音乐(采茶调、民间小调、山歌曲调为主)、文学、歌舞、舞美为一体反映百姓生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闽北音乐的典型代表。

但与全国诸多戏种一样,三角戏也面临人才断层、逐渐衰退的窘态。为弘扬、传承乡土文化艺术重任,让三角戏这朵艺术奇葩永葆生命力,2016年,光泽县文化馆将“三角戏”送入鸾凤中心小学和鸾凤乡上屯小学两所学校。其中,传统戏曲进校园特色课程着重放在了鸾凤中心小学。

戏曲进校园只有进了“心”,传了“神”,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戏曲,让戏曲的文化精髓、审美素养成为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昂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源泉。将戏曲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这需要综合施策,即看、教、学、演。

看,是最直观的感受与感悟,最能培养兴趣。经县文化馆牵线,三路坑三角戏剧团带来了曾获南平市第六届农村文化艺术周折子戏展演优秀节目奖的《劝母回心》。演员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充满韵味的唱腔,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视听盛宴,让大家近距离体验了一把中国戏曲的魅力。

教,就是让戏曲登堂入室进课堂。鸾凤中心小学挑选出23位胆子大、敢表演、声音洪亮、音准好、贴近角色形象的学生,组建戏曲兴趣班。本学期从9月25日至明年1月12日,共安排15课时进行学习。三角戏的丑角、青衣旦、小生、花旦、老生等各个行当,均有各自的授课老师。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龙兴等一批优秀民间艺人,应邀担任指导老师。

看是直观感觉,教是灌输知识,学与演是亲身体验。孩子们接受三角戏通识的普及教育,明白一些经典剧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戏曲表演知识及技巧,从学习不同台步、姿势,再到结合剧本练习唱,中华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三角戏很快成了全校师生的热门话题,会唱、会演家乡戏成为时尚,戏曲班的学员成了学校的“小明星”,挖掘、弘扬、传承乡土艺术氛围浓厚。今年,鸾凤中心小学成功申报福建省第二批“传统戏曲进艺术扶贫基地”示范点。11月15日,省艺术馆为艺术扶贫基地授牌,并给戏曲兴趣班的小朋友们赠送了戏服。(朱玲 高德运 文/摄)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顺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顺昌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顺昌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顺昌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国际国内